三年疫情的影响正在减退,但疫情对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发展和员工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也必须在多样化发展的环境之下做出变革与迭代。
近日,在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的招生说明会上,明星教授“汉叔”Hanno Roberts就“Organisations post-Covid: What’s next?”为主题带来了一场公开课,通过从组织结构、管理系统、技术工具等视角的生动分析,引发大家对新环境下的组织发展和管理方法的思考。
【教授说】Pandemic + AI = (Change)²
网络式管理:金字塔决策的重构
在疫情之前,在中国、新加坡等多数亚洲地区,公司的决策都是自上而下呈金字塔形式。
疫情发生之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变。我们四年前的管理方法或许如今已不再奏效。比如,疫情的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预算规划变得更加困难。长期计划和预测可能不再适用,因为环境在不断变化。这需要组织采用更加灵活的预算制定方法,例如敏捷预算,以便能够更快地对变化做出反应,并重新分配资源以适应新的情况。
此时,组织决策结构已然发生了变化。团队中有些雄心勃勃的人可能会挺身而出,希望能够成为CEO的合作伙伴。而组织决策的金字塔形状会被打破和重构,采购、制造、运营、销售、售后……从金字塔型的层级式管理演变成更加扁平的网络式管理。这一变化强调了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信息和决策的流动需要更加迅速和灵活。此时组织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则变成了:技术和人。是技术将人与人之间形成了连结。因此,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其实是以技术为工具来实现人的转型。
边界跨越者:经验老道者的脱颖而出
在新的组织当中,边界跨越者(boundary spanner)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他们能够连接不同层级和部门,协调资源、信息和人员,促进组织的协同运作。一般这一角色无法由公司老板来担当。边界跨越者可能已经为这个公司服务十年以上,经验老道,并且对公司组织架构了然于心。他们是纽带,有能力将组织中的模块紧密连结。
如此说来,你可能会觉得公司管理层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此时,对KPI或是财务预算的管控已经不再重要,管理的核心已经从管控(control)转变为沟通(communication)。你需要通过各种会议、频繁沟通,将组织各个环节连接起来。
克服不确定:弹性组织保持动态高效
目视未来,我们所面对的必然是一个永恒变化的未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面对变化,也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更加灵活。如果你希望拥有一个确信的未来,并且你习惯于依规办事,循规蹈矩的话,你很可能会被未来抛弃。
适应不确定性的关键在于建立弹性和灵活性。我们必须学会与团队协作,来抵御不确定性的环境。在灵活的组织中,你可能拥有两三个小型团队。你可以集合他人的智力资本和能力,产生协同作用。当灵活的团队和聪明的人协同到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使得团队运作更加的高效。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团队的动态和高效,产生组织持续运转的动能。团队能够有效自治,自主决策。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来自上级的管理,以保证团队决策在战略上没有偏差。此时管理重点在于告诉团队当务之急是什么,因为战略是动态变化的。
数字技能:学习、适应和创新是关键
当ChatGPT来临,技术工具就在那里。如果你想躺平的话,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来完成协作和分析,转瞬之间就可以获得想要的结果。它令所有信息变得可视化,你无需费劲的阅读文本,它可以把信息转变成图片、示意图、数字、表格……甚至语言都不再是信息传达的障碍。
技术在提高组织效率和协同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通过数字化工具和协作平台来促使信息共享、跨部门合作和远程办公。当前的环境要求组织和个人都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数字技能是一项核心素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技术和信息环境。对个体而言,在这个变革不断加速的时代,持续的学习、适应和创新将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同学说】成为人才的关键在于学习能力的提升
从我的角度来讲,国际化课程对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的培养在外企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远高于对“人”的要求。今天你有可能在市场部就职,明天HR可能问你是否愿意去培训部就职。如果想要成为真正的人才,就必须掌握学习能力。在当下,数字技能已经成为我们非常必要的基础学习技能之一。
以我的职业发展经历来看,具备广泛知识面和深刻专业理解的T型人才塑造与适应跨部门协同合作的弹性组织设计,是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