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晚,复旦-BI(挪威)MBA项目咨询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史带楼举行,活动邀请了商学院大百科总编辑赵鹰女士,从第三方角度,为大家梳理了目前MBA市场的概况,也针对不同人群分别适应哪些项目做了分析。活动同时邀请到MBA9班的校友、Flokk中国区副总裁印瑛女士,项目MBA13班的校友、讯啼(上海)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区伟超先生,他们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和思考出发,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MBA故事。
刚才,大家在破冰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自己想解决和咨询的一些问题,那么我根据之前接触到的一些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下总结和梳理。首先,咨询和就读MBA项目的人群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技术人员,单纯凭借自己的技术走下去好像看不到进步的空间了;第二类,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思考自己如何能更上一个台阶;第三类,一线销售和市场人员,这部分人的困惑在于我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全局观。总结来看,大家的基本诉求就是想拥有更宽的视野、更系统性的提升,想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向管理层做转变。那么,在现有的趋势下,我们想完成这些转变,并在未来10年20年保持竞争力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我分享三点:第一,专业技术专长+管理能力,尤其是沟通能力和管理人的能力;第二,全球化+可移动性,这就要求外语能力、多文化探索的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第三,对宏观政治经济的理解,这种宏观理解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重要。
一个有品质的MBA项目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表面而言,它意味着更高的工资、更好的职位;而真正的价值在于一流名校响当当的牌子、高质量又契合的同学圈子和一套系统的思维方式。那为什么选择类似于复旦-BI(挪威)MBA这样中外合作的MBA项目?课程和师资是最重要的因素。MBA源起自欧美,在本土发展,中外合作项目国际师资和国内师资的优势互补就是一个重大的优势和差别。
我是2007年读的复旦-BI(挪威)MBA项目,当时刚好30岁,我把这个项目当做一个礼物送给了自己,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当时的自己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我想从我的个人经历出发,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当时选择项目的时候考虑了哪些因素?有3点:第一、同学的组成,我毕竟要有两年的时间和这些同学在一起相处,以后可能还会长久的联系,所以对同学的构成和氛围还是有所选择的;第二、全英文项目,我当时是在一家美资企业工作,英文教学更能让我的所学和我的工作无缝对接,同时MBA是舶来品,英文教学会更合适一些;第三、同事的推荐也让我对这个项目的品质不做怀疑。
另外,在就读的过程中,我有两点感受。首先,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参与度,读MBA项目不单单是为了学到专业的知识,和同学的交流互动也非常关键。当时我们班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并且有90%以上的人来自外企,在不同的碰撞中就会发现和学习到很多新东西。除此之外,复旦-BI的聚贤荟提供了很多行业资源,它有众多不同的club,这些对所有校友都是开放的,我们能在里面了解到很多行业资讯,并且获得来自不同行业同学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读完BI项目我得到了什么?读书的时候我还在一家美资公司负责市场,读完之后就有一家丹麦的企业通过猎头来找我,想要我加入他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北欧地域狭小但文化认同度非常高,他们了解到我毕业于复旦-BI(挪威) MBA,了解北欧的文化,这一点成为我极大的优势,后来我又换到目前这家挪威公司负责中国的业务,可以说这些机会都是这个项目带来的。
我当时入学的时候正值经济危机,很多朋友都劝我,这么高的学费还是要好好想清楚,可我觉得,没什么好怕的,投资自己是永远不会贬值的事情。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今天重回复旦,我的脑海里浮现了3个词:感动、感慨、感恩。感动于这么多年来,项目始终如一。我自己也运营公司,很了解一个公司、一个项目做了23年,意味着什么,我想再过23年以后你再回来找它,它依然在那里,这样的项目,你就可以放心地去投资它。除此之外,我还很感慨,十年之后再回来,项目的变化太大了,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选修课,所以你们很幸运,但同时我要说,学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MBA也并非必需品,你可以不做这个选择,但一旦决定选,就要确保这是自己的需求和乐趣,复旦-BI这个项目带给我很多东西,同时它的校友圈是开放的、持续的、长久的,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有价值和重要的。
最后是感恩。从开始读书到毕业这么多年,如果把我看作是MBA项目的一个产品,那我想这个产品还算合格的,不管是在职业上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还都是向上在走,称不上顶尖,但一直在前进。有一点我特别想强调:我们都是成年人,可以独立选择而非模仿他人随波逐流,因此必须要想清楚,下一个10年我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真正适合我的,想明白这些,再去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