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始于1996
立即申请

又是宛如咸鱼的一天?

今天,你“丧”了么?

走到地铁站台的时候,这一趟车刚好离开,
去常吃的那家饭店,喜欢的菜卖完了,
走到路口过马路,绿灯刚好变红灯,
酝酿了半天的喷嚏打不出来,
手机充电一小时发现插头没插好,

        生活里这些微小但是令人沮丧的事情不断发生,让人觉得身体被掏空。
       而小确“丧”这个概括正是对应了先前流行的积极、正能量小确“幸”。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丧”作为自己打开、结束一天的方式。
       今天不开心没有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开心。
       在UC大数据里,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80后,如今成了丧文化的中流砥柱。

 

 

“上班族”还是“丧班族”,这是个问题

一个真正的“丧”班族,
不是已经辞职,就是在辞职的路上。

 

你到底为什么这么“丧”

“打工者”职场心态和“差不多”工作标准

        打工者心态指完全用报酬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薪资等于工作范畴,职位等于责任内容,始终都觉得自己是“打工仔”的职场人士,工作能拿到60分,绝对不会做61分。

       “差不多”的自我要求带来的是低效率和负能量,整天忙却抱怨没有回报,只会陷入“丧”的螺旋旋涡。


奇怪的鄙视链,努力成功不如“躺赢”

       很多人认为现在不是那个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年代了,一种“不管我努不努力都不能成功”的心态四处蔓延。那我不努力没有成功似乎比努力了也没有成功的人厉害一点,毕竟我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没有努力,他们没有成功是因为真的能力不行,有些“丧”派人士行动力为零,但找借口的时候都很厉害。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一些年轻人会掏出手机发朋友圈,发微博,配丧出天际的表情包,说毫无希望的话,脸上是看不到未来的绝望,但实际上能加班到半夜只为做出满意的PPT,第二天还能满血复活再战20个客户。

       小确“丧”不可怕,失去行动力才可怕。在《米开朗基罗传》中,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当你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三招让小确“丧”变成大确“幸”

       真正的大确“幸”并非是我能够获得的成就有多大,而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因此,行动力是远离小确“丧”的核心。

       行动力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整合自己内部力量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

       内部力量则需要自我的清晰认识,根据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理论,三招就可以简单制胜。

 

01 我知道,我喜欢做这件事

       兴趣,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行动力源泉,人们嘴上说着只要赚钱就行,但是“有意思”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所以明确知道,我喜欢做什么,是赶走小确丧的第一步。

 

02 我知道,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行动力源泉来自榜样的力量。当社会发展趋于平稳的时候,生活开始难以激起大波浪,人们认为自己的努力不能得到相应的回馈,但榜样的存在就是以实际案例证明,依然有人能做到你想做的事情。

 

03 我知道,我一次只能做这么多

       在制定计划、设立目标之前,首先应该做的是明确自己的行动力上限,不要制定超过自己能力的计划,否则就不过是一纸空谈。

       当你有兴趣、有目标、有计划之时,就是离开“丧”文化的第一步,不过有些人觉得,兴趣和榜样太难找,能力上限没法测试。

 

要我说,你不过是缺少同伴和领路人。

 

 

       复旦-BI(挪威)MBA项目能提供给你这样的平台。来自BI挪威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们会带着最前沿的国际商业理论和案例来指引职场方向。

       项目开办22年,拥有超过2400名校友及学生,为你树立触手可及的榜样。以互动型案例教学为主,“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注重实践及学生的相互经验分享,让你清晰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长处。

 


       注重研究商业领域的BI挪威商学院,经过75年的发展,已成为欧洲商学院的佼佼者,取得三项国际认证(AACSB,EQUIS, AMBA)。

       1996年,复旦-BI(挪威)MBA项目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BI挪威商学院联合举办,突破了中西方文化壁垒,开启了中西方对话的另一个维度。

       2017年,英国《金融时报》(FT)全球EMBA项目排名位列全球第38位,在职MBA项目全球第五,职业发展位列在职MBA项目全球第三。

       合中西之优,出无界精英。有经历有经验的同学,有口碑的老师和课程,能帮助提升职业发展的平台。欢迎加入!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领跑职场!

 


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学习,

跟小确“丧”说再见,

毕竟,你努力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