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职场,为什么有人会拿着高薪,做着令人羡慕的工作?有人却拿着低薪,捉襟见肘地生活?
一般情况下,个人能力、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和收入成正比的。赚钱这件事,和很多其它事情同理,没有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成功。
为什么高薪的不是你?
早上9点上班,8:59你绝对看不到Maria;如果她不在自己的座位上,那么除了喝水上厕所,最有可能是去别人座位闲聊去了;下班前10分钟,她一定已经把自己的包收拾好了,就等到点关机走人,从不在公司多浪费一分钟。加班对于她,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Maria自有一份心安理得:本职工作都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十分对得起自己微薄的工资。升职就不指望了,至于加薪,就跟着公司的普调走吧。
但在同时,她又很羡慕同在一个办公室,却拿着高薪的同事Grace。
Grace是专业型人才,当初就是公司高薪招进来的,甚至给她的薪水比她自己要求的还高10%。不过事实也证明,她确实值这个价。
她的工作能力很强,对人和善,正能量满格,帮助公司搞定了好几个重大项目。因为时差的缘故,经常需要加班,或者参与工作时间以外的电话会议,但从未听到过她有任何抱怨,反而经常比别人来得早,走得晚。
通常情况下,工资高低自有其道理。
如果你是Maria这样的人,试问,给你月薪两万,你能受得了频繁出差吗?能受得了加班至半夜吗?有能力和魄力带好一支团队吗?能承受项目失败所带来的后果与压力吗?
大多数时候,答案都是否定的。高薪并不是人人都能拿的。
当然,不排除某些人靠的只是跳槽、内推和猎头,有好运气和机遇加持。但是总体来说,高薪同时也意味着高标准、高要求。
不信你仔细看看身边那些拿着高工资的同事,是不是他们的学历、能力,以及付出是工资低的人好几倍?
再看看那些工资低的,是不是多数朝九晚五混日子,工作轻松爱聊八卦?
如果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付出也足够多,但工资还是太低,不相匹配,那么不如直接跟老板要求升职加薪,或者干脆跳槽另觅一份高薪工作。
为什么老板同意给他加薪?
同样是跟老板谈钱,为啥有的人就能谈成功,有的人就不行?
Ted工作6年,工资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总觉得不如心意。于是他鼓起勇气,用了一杯咖啡的时间,主动跟老板谈了一次。结果还算令他满意——加薪22%。为此他可以继续安心留下来工作了。
看上去很简单是吗?但其实Ted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对照合同的具体条款,提前了解相关岗位在就业市场的薪酬状况等。另外,在和老板谈判时,他还遵循了如下一些法则:
首先,理由充分。
业绩和贡献毫无疑问得排在前面,然后就是工作年限、在公司的影响力等等。
其次,找对人。
能助你达成加薪目标的关键人物,不一定是老板,也有可能是HR总监,还有可能是部门领导,甚至老板助理。所以,找对人才会真正起到作用。
再次,表达到位。
表明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态度。要让对方明白,给你加薪是公司和你双赢的事情。之后你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公司做出更多贡献;公司也能因此获得更多利益。
最后,看准时机。
无论你的业绩做得如何漂亮,如果公司效益不好,或者老板当天心情欠佳,都有可能影响到谈话的最终效果。留意小细节也能增加胜算。
那万一要是谈崩了怎么办?
也不用灰心,你还可以考虑直接换一份更多金的工作!
既然你都鼓足勇气找老板谈了,说明你已经对现有的职位和薪酬难以忍受了。继续停留有什么意思呢?何况既然已经挑明,却没有谈拢,再朝夕与共,彼此多少也会有些尴尬吧。
但不管是跟老板敞开来谈条件,还是跳槽到更好的位置,都离不开同一个前提:说到底,绝大多数高薪人士都是因为具有无可替代的职场核心竞争力,“物以稀为贵”,才能拿着比别人更高的报酬。假如没有核心竞争力,则一切免谈。
所以,请仔细想想: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不是足够完成一次漂亮的职场飞跃?
不过,如果竞争力不足,就只能老老实实继续沉淀了。但沉淀并不等于消极地维持现状,而是想办法通过学习去弥补,从而拥有谈判的资本,提高升职加薪的可能性。
如果你正在思考具体如何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推荐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
2017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名,复旦-BI(挪威)MBA项目位列第38位,在职MBA项目全球第五,职业发展位列在职MBA项目全球第三。
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BI挪威商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项目课程根据经理人由中层向高层发展阶段所需综合提升其管理能力及领导能力的需求而精准设计; 注重培养经理人战略思维能力,系统整合跨职能理论知识,综合提升团队领导能力。
全英文授课,国际化师资和学生群体,充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并为学生提供深入、广泛的国际交流机会。
以互动型案例教学为主,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实践及学生的相互经验分享,并充分将管理理论与跨国企业实践相结合,以丰富的理论构架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90%的学生来自跨国企业或外向型企业,担任中层以上职位,人均10年以上的职业经验。
项目开办22年,拥有超过2400名校友及学生,每年有超过50%的学生由校友推荐,反映出项目很高的学生满意度。
两年在职学习,便于学生平衡繁忙工作与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