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晚上6点,复旦-BI(挪威)MBA项目同学会——聚贤荟之汽车行业俱乐部主办了“速度与激情: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沙龙。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复旦新闻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彭波先生为大家解读2017年数字化汽车报告,就汽车产业在自动化、电动化、互联化等方面的变革趋势及其对出行方式、行业利润、车企发展模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本次沙龙由复旦-BI(挪威)MBA29班同学们发起组织,并由该班贝倍同学担任主持。虽然是工作日晚上的活动,却丝毫不影响大家参加的热情,早早赶到的同学们甫一入座就围绕沙龙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讲座正式开场前,大家依次对自己的行业背景及对本次议题的兴趣点进行了自我介绍。30多位现场听众有从BI-Fudan MBA2班到MBA29班的各届校友同学,也有项目同学的亲朋好友,以及复旦MBA、复旦其他院系的校友等,甚至有同学特意从重庆专程打着飞的赶来参加活动的;他们中有来自上汽、福特、长安等整车制造公司的业内人士,也有目前正在从事车联网业务的创业企业校友,以及处于汽车产业链中与汽车制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行业的同学,更有希望从消费者角度了解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本届聚贤荟秘书长、MBA27班的毛交剑同学表示,聚贤荟作为校友同学的分享平台,其独特性正是能让我们了解到自己工作和行业以外的各类知识。大数据、共享出行、智能机器人经济,这在当今已成为人人关注的时代热点。
无人驾驶互联电动车:何时实现?
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车、联网汽车,根据彭波先生的解读,这三者在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各有不同。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电动车,在电池的可回收利用问题上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大规模的电动车销售最早也要等到2022、2023年之后,而电动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在2025年开始。2025-2030年,纯电动车的成本才能实现优于内燃机汽车。相较于传统车,电动车具备后备箱容量大、启动速度体验好等优势,然而电池问题始终是阻碍其前进的关键。
无人驾驶在10年内也不会大规模出现,其实现仍需等待基础设施和技术的重大创新。到2028年,第4级、第5级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主流,机器人出租车等小众领域不久也将快速扩张。第5级无人驾驶车辆成为主流的时间则不会早于2027-2028年。
彭波先生表示,相较而言,联网汽车的发展在中国市场更应受到关注。拥有90%智能手机覆盖率的中国在数字化体验方面完全走在世界前列,相较于电动化的实现,中国在智能联网领域更具超越世界的可能性。到2020年,不联网的汽车基本会从市场上消失。现场有不少同学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车联网的功能很多可被智能手机替代,其商业价值究竟有多大?安全性问题又如何解决?对此彭波先生认为,车联网在远期上可为无人驾驶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在近期则可使用户在车上的时间价值最大化,车联网本身创造的更多消费数据也会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出行。至于车联网的安全问题,国家的标准正在建立中,而这也将为信息安全产业提供极大的市场机会。
车企的当务之急:着手服务领域取得成功
智能化、电动化、网络化的时代转型趋向带来的是汽车产业链的重组。“自动驾驶本身无法颠覆汽车产业,但它会在根本上改变人的出行模式,进而改变出行产业。”据彭波先生解读,未来出行服务的主要领域(车队、运作、法规、基础设施)将高度本地化,每个城市都将形成复杂的竞争格局,最终集中为无人驾驶。“未来的汽车在本质上是移动的机器人。”新车销售将加速机器人出租车队的成型,在纯无人驾驶型共享出行场景下,利润将急剧转向出行服务提供商——“机器人经济”的增长将使行业利润重新洗牌。2030年,共享无人驾驶汽车将占到汽车总行驶里程的25%到37%。
“谁的数据越多,谁的深入识别能力就越强。”彭波先生表示,数据量将成为决定无人驾驶汽车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而“共享出行”领域的出行服务公司在该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主机厂与此类出行服务公司之间,长期来看,出行市场的竞争将一直存续”。未来出行行业价值链变长、竞争对手分散,着手服务领域取得成功已成为车企的当务之急。此外,彭波先生还提到,随着出行领域的推陈出新,地下路网、无人机、飞行车等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出行的替代方案。
嘉宾分享结束后,同学们在提问环节就国家政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电动车车企的发展状况、智能化趋势下汽车配件厂的应对方案、汽车行业近来迅速成为热门行业的原因、车联网数据所有权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疑惑,彭波先生一一耐心解答,同学们也积极地向大家分享自己行业角度的认识,讨论氛围十分热烈,同学们仍感意犹未尽,现场的交流在活动结束后仍持续着。Join & Share, 聚贤能才能谋发展,荟聚不同的行业视角,在头脑风暴中实现“1+1”大于2的自我发展,这正是复旦-BI(挪威)MBA的同学们在聚贤荟所获得的最宝贵财富。
复旦-BI(挪威)MBA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