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时代之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帜高举,然而许多欲图创业者,和已经走在创业道路上的人,却面临着两个现实的难题:
缺人、缺钱、缺时间,还如何创新?
真正的创新究竟是什么?
2017年3月11日(周六)下午6点,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史带楼302教室,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金融管理硕士(英国),同时也担任以色列SIT创新思维咨询公司中国区培训研发总监、SIT创新中国研究院双语创新导师(中英)的张敏女士,基于以色列SIT系统创新方法和工具,结合大量商业及创新实例,为到场的32位项目校友、在读同学及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一场主题为“以色列盒内创新”的专题讲座,气氛极为热烈。
SIT是一家基于系统创新思维理论(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成立的创新咨询公司,1996年成立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国总部设在上海。SIT成立20年,也是以色列高速发展的20年,SIT通过自身独特的创新思维体系,帮助企业、政府提高人的创新技能、打造创新机制,实现创新成果落地。
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同学会——聚贤荟主办。按照惯例,活动一开始,复旦-BI(挪威)MBA项目执行主任徐惠忠老师介绍了聚贤荟“Join & Share”的宗旨,鼓励大家进行交流分享。在接下来为时约3小时的讲座中,这一宗旨也切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打破你的思维定势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将创新定义为将新的组合投入实践,这里的“新的组合”是指“the doing of new things or the doing of things that are already done, in a new way”,即或者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或者是在已有的东西上使用新方法。这意味着,创新不仅仅是对于全新事物的创造,同时也包括新方法、新方式的提出。
然而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活动一开始,张敏女士就向在场观众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孩子同时从烟囱里掉下去,一个身上干净,一个身上很脏,这两个孩子谁会先去洗澡?现场大家纷纷给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干净的先去,脏的先去,一起去和都不去。
这里面有正确答案吗?没有。“在大家考虑谁会先去洗澡的问题之前,最开始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同时掉下去的两个孩子会有一个脏,一个干净?”张敏女士说:“挑战现有情况,是思考的第一步。”
“创新是从质疑开始的,”张敏女士接着展示了一个水平仪——它由一家与SIT一样拥有20年历史的以色列公司Kapro制造。当早先Kapro最主要的渠道百安居向高档卖场转型时,拥有单一产品的Kapro被抛弃,并濒临破产边缘。Kapro找到了SIT,SIT团队在完成拆解组件、挑选组件、分析属性、制作虚拟产品的一系列步骤之后,将组件油管设置了1度、0度和2度。在此启发下,Kapro为“有角度的水平仪”的想法申请了专利,并称之为“顶级度量”。“顶级度量”上市后Kapro营业额增加两倍、利润增加三倍,Kapro也很快被百安居请了回去。依据“水平仪”的案例,张敏女士也将现场观众们分为8组,并要求大家以“牙膏”为对象,进行现场活学活用。
结合案例和实践,张敏女士告诉大家:“创新的起点在SIT并不天马行空,而是基于现有产品一步步产生的。同时,系统的思考过程和对聚焦问题的深挖也是SIT创新思维的特点。同时,SIT追求的创新是以下三者的交集——新的、有价值的、可行的。”
张敏女士认为,现实中的人往往存在结构式思维定势和功能性思维定势,而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才能带来创新机会。
SIT创新思维工具:五层波纹模型
在传统的观念中,创造力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它从不遵循特定的规则和模式。所以人们会认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去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天马行空地进行头脑风暴。但SIT的理念却恰恰相反。
SIT认为系统性的思维对于高效的创新来说至关重要。系统性意味着有方向性、有步骤性、有技巧性,最后实现高效性和全面性。这似乎与我们平常程式化、规范化的做事方式类似,但SIT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它可以在这样一种具有强逻辑的思路过程中,产生创新的想法和成果。
接着,张敏女士介绍了创新七步法则:现有产品、思考工具、虚拟产品、价值筛选、执行筛选、调整,最后得出创新想法。其中,价值和执行筛选可以是一个迭代循环过程,直至得出创新想法。而为了尽量缓解创新之后由打破思维定势所带来的不适感和排斥感,张敏女士建议多考虑利益。
具体的思考工具方面,张敏女士介绍了SIT五层波纹模型。模型的核心层是思考工具,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包括减法工具、乘法工具、除法工具、属性依存工具,以及任务统筹工具等等;第二层是创新原则,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如限制激发创新、封闭世界、质变等等;第三层是团队引导技巧,是为了应对团队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或抵触情绪;第四层是项目管理,以确保创新想法的实施;第五层是针对整个企业的组织创新。张敏女士提到:“有时候,组织内的思维定势往往比个人思维定势要强得多。”她举了著名的猴子香蕉实验为例来论证这一点。
SIT组织创新的三大支柱分别是:一是运用SIT创新方法、工具与路径,确保产生并执行明确的创新成果;二是基于创新思维和方法的导入,个体将获得“换角度思考”的能力和心态,以及通过创新实现预期结果的支持;三是通过系统化创新,建立组织创新机制,支持创新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以色列政府对于企业创新风险的高度包容也孕育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组织内,许多人拥有创新的思维,却缺乏提出的勇气。风险太大、资源不够、惰性、不想成为出头鸟等种种因素构成了行业内的思维定势。张敏女士认为,在创新能成为达到企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的前提下,很多人应该将“我要做”的思维放在首位,接着来探讨创新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在最后的心得分享环节,观众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来参加这样的课堂,以保持他们在趋同之下日渐丧失的创新思维。另外,大家也分别提出了问题进行台上台下互动。比如,如何在不具备成熟条件的大环境里推进创新、如何看待创新等问题。对此,张敏女士做了以下回答:首先,我们应该看到90%的思维定势是好的,它让我们具有专业性、趋同;但我们也需要10%跳出思维框架的与众不同;其次,大环境的成熟与否确实会对创新想法的推进有影响,但没有推进,没有改变;此外,创新从来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工具。公司不能全创新,也不能不创新,要有比例和平衡。
最后,张敏女士播放了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短视频,视频中提到:创新可能令人惊讶、害怕,甚至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但或许当你给创新一个舞台,它也可以精彩纷呈。
复旦-BI(挪威)MBA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