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始于1996
立即申请

打破思维定势,系统激发创新

打破思维定势,系统激发创新

——“以色列系统创新思维与工具”聚贤荟行业俱乐部讲座

 3月26日下午,复旦-BI(挪威)MBA项目同学会——聚贤荟行业俱乐部举办“以色列创新思维与工具”讲座。此次特别邀请到以色列SIT创新思维咨询公司中国区核心创新导师张敏女士Mindy,从对传统创新定义的反思出发,与大家在丰富的互动实践中分享了以色列的系统化创新思维及实现工具,在创新这一议题下展开了激烈的头脑风暴。

本场活动由复旦-BI(挪威)MBA项目24班的沈铭同学主持,在他对聚贤荟的宗旨、组织架构及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了简单介绍之后,项目主任徐惠忠老师进行了简短致辞。徐老师表示,创新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话题之一,目前的BI-Fudan MBA已开设了四门创新相关课程,本次讲座也是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沙漠中的科技大国以色列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行业核心竞争力。

 

打破思维定势,突破创新阻力

SIT是一家基于系统创新思维理论(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的创新咨询公司。作为公司的核心创新导师,Mindy拥有丰富的创新培训经验。

什么是创新?“跟原来不一样”,“找到更优解决方案”,“资源整合”——同学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今社会对创新的定义五花八门,SIT给出的解读则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是有用的、有效并且积极的”。因此,新的(new)、可行的(feasible)、有价值的(valuable)则构成创新定义的三大要素。

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创新似乎总是天才的专利。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更有创新性呢?结构性和功能性思维定势是两种最常见的拦路虎。Mindy通过有趣的现场拼图题目诠释了结构性思维定势:习惯于将事物看作是一个整体,因而不能拆分或重新组合。心理学家邓克尔(Karl Duncker)的著名蜡烛实验则对功能性思维定势做了最生动的注解:功能性的思维偏见限制了我们将事物只是以传统的功能使用。而冰箱的进化进程则演示了打破思维定势后,新产品的想法会如同泉涌般带给我们惊喜。

 

盒内思考与学做“减法”

创新是否有方法可循、可被训练的?每个人都能够实现高效创新吗?为了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以色列系统创新思维的应用思路与强大功效,Mindy现场布置了“如何提升餐馆客人的用户体验”这一小组作业。

有趣的是,Mindy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工作居然是去掉一个传统餐厅中必不可少的组件——比如地板,你将如何设计你的新餐厅?沙滩餐厅、草地餐厅、模拟太空餐厅、热气球餐厅、泳池餐厅……同学们很快给出了各色答案。随后,六个小组随机抽取了一种本组设计中需去掉的餐厅组件,经过15分钟的组内激烈商讨,各小组轮流上台对自己的新餐厅方案进行了展示。无菜单的“你的私厨”餐厅通过提前三天自主定制菜单、每晚各包房菜品PK等形式来丰富客户体验;抽到“无桌椅”的小组则提供了派对餐厅、原始部落餐厅、360°电影环幕餐厅等多个解决方案。热烈的交流过后,Mindy从以色列创新思维中三要素(新的、可行的、有价值的)考虑顺序角度进行了总结:一种新事物,首先要判断其价值,最后再考虑是否可行。

这种思维方法缘何能在以色列产生?其中又可总结出怎样的创新原则?Mindy随后为大家介绍了以色列虽然物质资源极度匮乏,但科技极度发达的基本情况:其独特的创新方法正是在这种生存边缘的紧迫感下产生的。

“请发明一种健身器材”,“请发明一种在车里使用的健身器材”,Mindy先后抛出了这两个问题。积极的思考与发言过后,同学们都表示更喜欢后者“在车内使用的健身器材”,因为它具有限定性,故而更实用。事实正是如此。限制激发创新往往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这一创新原则,Mindy称其为“盒内思考think inside the box”:限制在我们周围的已有资源,找到它们新的使用方法。

如何实现盒内思考呢?正如此前小组作业中所展现的,将案例拆分成组件,将大问题拆分为小问题,并打破“非有它不可”的思维定势,尝试做“减法”的可能性,这便是以色列创新思维实现的重要工具之一。随后,Mindy又对棒球场交通问题、强生Sedasys麻醉器、水平仪等几个SIT的创新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成果、技能、机制:从个人创新到组织创新

以“何谓创新——阻碍创新的因素——如何创新”为主线,Mindy循序渐进地为同学们介绍了SIT系统创新思维最重要的两大原则:打破思维定势与盒内思考。限于时间关系,在活动后半段,Mindy为大家简单讲解了形式决定功能原则与最大阻力路径原则,后者即为面对现有产品进行创新,先考虑移除而非增加部件,移除后先考虑使用现有形式而非急于寻找新的替代品。若必须要寻找替代品的话,也要先考虑内部封闭世界而非外部世界。

Mindy特别介绍说,SIT最终强调的则是面对公司的组织创新。成果Result、技能Skill与机制Structure是建立可持续的组织创新的三大支柱。在员工获得“换角度思考”的创新能力这一前提实现之后,公司是否能够建立机制支持、跟进新的创新文化和成果落地,最终产生并执行明确的创新成果,是至关重要的。建立“想法idea+落地implementation”创新体系,让内容专家了解创新技能,将混乱的创新融入系统的组织,这就是以色列SIT创新思维与工具的关键价值所在。

近四个小时的学习分享接近尾声,在自由问答环节中,大家又围绕创新意愿与公司资本占有的矛盾、创新体制的实现、以色列本土文化对创新思维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议,并通过微信群的形式计划实现课后的长期交流。大家收获了丰富的创新知识,更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Join & Share,这正是聚贤荟搭建该平台的宗旨所在。

 

复旦-BI(挪威)MBA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