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创新”仿佛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却又常论常新。3月1日晚,复旦-BI(挪威)MBA公开课暨项目说明会特别邀请到BI挪威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Prof. Hanno Roberts主讲,他从组织管理与控制课程中精选部分内容,讲授了公司控制创新过程并衡量创新结果的诀窍,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创新的发生机制。
嘉宾演讲
创新是一个“集体使命”
Hanno Roberts教授
BI挪威商学院
在企业创新方面,我曾为很多处于创业阶段的同学们提过建议。在我看来无论是国外公司,还是国内企业,所遇到的创新问题基本上是一样的。
比如,创新是怎样的?无论你是在国内公司上班,还是就职于国外公司,如果你认为创新只是为了做好本职工作,那么你的思维将受到局限。创新产品能够让一个公司充满活力并有良好的收益,那么如何能够将企业创新付诸于实践中呢?
首先,你需要为创新寻求充足的资源。这里的资源并不是指资金,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他们会有很多创新思路。一个人的想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四五个人在一起就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一点也经常用于我们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会汲取多方建议,并且将相关内容结合起来。给你提意见的人并不一定非要有渊博的学识,而是那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人。同时,管理者们还应当招聘一些能够长期服务于公司的人,这也要求管理者应当富有远见。
通过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每一种方法都对应不同的管理模式。大家在进行创新时,最常见的一种模式是企业内部研发新的产品。通常的管理步骤是先“碰撞”出一个好的设想,然后将它拆解成不同步骤,再一步步变成现实产品或利润。在每一步之间,都设有一个“关口”,用于判断和设置下一步的方向和标准。“关口”越多,就意味着执行下一步的标准越多。最普遍的管理标准就是判断下一步是否再投钱,一旦资金不再支持,企业创新就中断了。这种管理模式,就要求管理者们相互之间达成共识,为每一步执行设定好标准,并做好充足的预算。
第二种创新模式叫做“开放式创新”,它不像之前内部创造新产品那样一步一步有条不紊,而是走出企业,积极寻找外部的合作、技术支持,将外部渠道、外部市场引入企业内部,尽快将创新思想变成现实产品与利润。这也是一些大企业积极并购一些小规模创新企业的原因。通过并购,大企业拥有了更多新的产品、新的生产线。虽然,很多“开放式创新”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推行起来也有困难的一面。因为其他部门管理者们会提出各种要求。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沟通成本相对会高很多。
企业创新要求人们乐于分享、愿意交流,这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格,而并非他所受过的教育水平。企业需要激发员工的分享精神,让他们勇于表达,而不是让每个人自顾自地忙碌着工作。
如何实现企业的创新?首先要从组织结构上进行设计,实行扁平化管理,这样也便于横向沟通,多聆听普通员工的意见。要以团队为基础,以项目为中心。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注重团队发展和团队动态,多招聘经验丰富、技能优异、乐于贡献的员工,并且对员工进行激励。第三,还要定期管理和衡量员工的技能水平、绩效等。只有多管齐下,创新才可能真正“落地”。
校友分享
学习是“共创”的过程
张佳裔
友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部 中国区助理总监
我是2008年入学的,目前已工作了16年。当时适逢金融危机,我有一种不安全感,希望能够在经济低谷时期,对自己进行一次“投资”。我的母校是复旦,所以我内心有着深厚的“母校情结”。这两点是我选择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原因。
我非常喜欢项目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同学之间交流非常直接,甚至对于一个问题会发生争执,不同观点之间会碰撞出火花。但大家都非常喜欢这样的交流,因为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也是BI项目的一个特点。教授会充分引导大家思考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在课前要做好非常充足的准备,在课堂才能有非常高质量的讨论。参加学习,最大的内容产生者并不一定是教授,而是来自大家。这是一个共创的过程。
项目课程还给我带来了很不同的人脉资源,让我能够和来自不同公司、不同背景的人探讨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重要的启发。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很多同学毕业后职业生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会去做一些“想了很久,但都没有付出实践”的事情。
人生的意义在于“折腾”
郭安瑜
卡博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采购经理
我原来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英语专业的,01年毕业之后一直在化工行业工作。2013年我生完小孩后就来复旦报名。当时家人、公司同事都不太理解,为什么刚生完孩子、休完产假就出来折腾自己,但我一直认为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折腾”。
没有到复旦-BI(挪威)MBA学习之前,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公司的问题,为自己部门的人考虑。但读了MBA之后,我跳出了这样的圈圈,学会从全局思考问题。在复旦课堂里,同学们都是来自不同公司不同部门,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案例讨论,这样可以充分了解到,不同部门是如何运作的。
课堂上,教授对大家要求也十分严格。比如,Hanno教授的课正好在2015年过年前后,他课前布置了Case,并且要求我们做到精益求精。他将我们分组,并在微信里面建小组群,每天“Push”我们完成各种内容。大家都是要兼顾工作的学生,都想着法儿挤出时间安排碰头会或者电话会议。虽然上课很辛苦,但每个人都收获很大。
就像Hanno教授的T恤衫上写的“No Pain,No Gain。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如果想突破自己,就要去做没有做过的事情。给自己设立过多的目标,不如专心将一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