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嵘,Loren Zhu,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就读于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十七班,现任上海新世界丽笙大酒店市场销售总监。
春雨洗刷后的空气带着丝丝泥土的香甜味道,清爽、洁净。笔者提前到达采访地点时,朱嵘已在等候。高高的个子给人一种职业人的沉稳感觉。
作为2012级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中的一员,朱嵘入学之前已有15年的工作经历。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他,毕业之后一直在酒店行业工作,“刚开始的5年在洲际集团,而后的10年在万豪集团。”万豪的十年时间里,朱嵘从一个普通的销售,一路升职到市场营销总监。
但是在这十年里,他也越来越困惑。“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在工作中一直埋头苦干,领导告诉你做什么,你就按照这个思想方法去做,不要去问为什么,只要完成即可。这十年里我一直服务于在上海、香港等一些大城市的不同高端品牌。这样的城市,客源市场充足,因此按照上司的指令完成工作,好的成果是可以预料的。”
每天工作的忙碌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朱嵘失去了理清思路的时间,也失去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可能。“因此在离开万豪之后,我重新开始思考这两个问题。”于是他进入了央企国航工作,放慢了工作生活的节奏。同时为了保持工作的激情和冲劲,他开始想到了再次回归课堂,开始读书。
百年复旦的纯正人文氛围一直令他向往。“一批批具有深厚学术底蕴的老师的授课,让我沉浸于一场场的听觉盛宴。而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又让我打开了眼界,拓宽了视野,精英荟萃的课堂带来的是高端思想的碰撞。人文历史的积淀与国际全球的开阔相得益彰地融汇在一起。”在复旦,他从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了美国的热情、欧洲的优雅、中国的含蓄,这也是其各自文化最鲜明的体现。
在读书期间,朱嵘经常会思考——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里,或者在将来的时间里应怎样规划,想要做什么非常重要,而在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以后,去做、去行动更是非常重要。“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将自己过去几年积累的东西重新梳理以后,应该要想一想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而不是达到一定的阶段、达成一定的目标后,就变得迷茫了。”朱嵘说,这是他这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和在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两年读书期间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今后的路,我会继续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
全局性的开阔思维
复旦-BI(挪威)MBA项目是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挪威商学院合办的项目,三分之二的老师来自挪威商学院,三分之一的老师来自复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非常吸引人,且复旦的老师更给人一种学者的气质。他们看待问题会从全局考虑,不会有失偏颇。”朱嵘也谈到了自己的经历,“就像以前我在公司里,遇到一些问题时,很多的同事和下属会来问我如何解决。我会告诉他们,解决的方法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你要了解清楚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按照规律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种举一反三、具有全局性的思考方式时时见诸于该项目的课程中。”
复旦-BI(挪威)MBA项目开设的课程,包括IT管理、金融、会计学、人力资源等,上课过程中老师会进行很多的案例研究。在朱嵘看来,不同的课程都会做的案例研究分析是在强调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许多教授告诉我们,你一定要学会从特定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商业上的决策。”
“比如说IT课程,班上的同学绝大多数并非IT专业出身,也不是在IT部门工作,那么我们学IT课程有什么作用呢?老师给我们的答案是,你可以不是IT方面的专家,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一定要考虑到某些IT方面的改变给自身商业决定带来的影响。”人力资源课程也是如此,“课程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企业HR的管理是不是能够真正对公司的商业决策起到帮助作用。企业依靠的是团队的竞争力,只有将每一个细小的零散的方面整合到一起,变成一个整体或团队,作为一个领导者在考虑问题时才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战略思维。”正是这种全局性的思考方式的训练,朱嵘的思维打开了,变得开阔了。
重新认识北欧
“在我的印象中,北欧给人的感觉很寒冷,冬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极光。”而通过复旦-BI(挪威)MBA项目,朱嵘对北欧有了重新认识。
复旦大学的北欧中心经常会邀请来自北欧的商学院及其学生来做交流活动,朱嵘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揭开了蒙在心头的北欧迷思。“挪威的能源优势明显,石油产量极其丰富。但这个国家并不满足于躺在其富有的温床中,他们会基于能源、渔业、船舶运输、钻井石油方面的优势,从事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分析各个国家的能源分布对国家、公司等的影响程度。”
“在这样一种富裕的生活环境下,他们还能够想的长远,看的开阔,一定是有一些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要求因素在里面的。”朱嵘特别提到了战略课程的一位挪威教授。“他已经快70岁了,但仍然坚持飞过来给我们讲课。他常常跟我们说,只要我还有精力,我就愿意来上课,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是因为我喜欢这样的教学,我愿意了解中国的学生,愿意感受中国和全世界发生的变化。”朱嵘从这位老师身上感受到了生长在寒冷地带的北欧人是如何将激情和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的,“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选择,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并不是低层面上的思考,而是站在很高的层面上所进行的思考。”
课堂展现中西文化
去年,朱嵘参加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为期一周海外选修课程,他选择的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课——Entrepreneurship in Silicon Valley and Beyond。
课程期间,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了硅谷处于三个不同时期的公司。“这三家公司,一家处于成长期,一家处于成熟期,还有一家是在新生阶段。不同的阶段,其企业文化的类型也是不同的。”教授在给学生们讲解的过程当中,也印证了其课堂上所介绍的模型和数据,“足可见老师们调查和研究的认真,治学的严谨。”
国际化的课程中,课堂也呈现出文化交融的国际化特色。“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老师。美国的教授会有很夸张的体态语,教学语言富有激情,时不时地会和学生进行互动;欧洲的教授往往更加优雅,每天都是西装加领结。而中国的老师,学术底蕴很好,同时也更愿意去分享观点。”
多彩的校园生活
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朱嵘还参加了学院的许多活动,聆听了许多大师的讲座。“我很欣赏学院主办的‘蓝墨水’公益性活动,也去听过很多次,邀请的嘉宾时常在讲座中抛出见地深刻的观点。印象最深的,有前德意志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先生和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先生的演讲,他们往往是从实际情况开始介绍,层层递进地剖析经济现象,我们听后很有启发。”此外,复旦-BI(挪威)MBA项目也有自己的行业俱乐部,行业俱乐部的活动也让朱嵘受益匪浅。“每个行业俱乐部都会邀请不同企业的CEO、人力资源总监、商业发展总监或其他部门总监等来做讲座,感兴趣的同学都会来听,非常有意思。”
朱嵘还是复旦-BI(挪威)MBA项目同学会——聚贤荟的第八届秘书长。聚贤荟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年会、慈善活动、运动会等,希望通过用这种方式让项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并分享不同行业的发展动态。“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的确如此。与不同行业的人聊天,了解清楚大环境之后,会给自己行业领域的发展带来一些启发。我们同学的名字叫做‘Join & Share’,即加入进来,然后分享出去,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对于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也都很乐于参加,“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互相信任,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也是我喜欢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毕业之后,我们也会通过微信、短信等不同的交流方式来保持联系,分享生活。”
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小情人。忙于学习与工作的朱嵘,也丝毫没有吝啬于分享女儿的成长过程。“我的女儿马上要升入初中预备班了,学习非常忙碌,成绩也很优秀。”朱嵘提到女儿,除了柔情,就是骄傲。“在她的教育过程中,我更看重言传身教。”他也分享了家庭教育的三个经验,“首先,我会告诉女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然后尽量让她自己做选择。其次,就是注重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孩子总是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另外,我也会多带她出去旅游,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朱嵘还特别强调,现在一家人外出旅游时,女儿也会帮着安排行程和查找信息,“我希望她从小就能慢慢学会合理地做规划。”
“我一直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许,人有时候是需要一点点幸运的。”朱嵘停顿了一下,“或许有时努力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是,好的结果一定是努力得来的,而且是非常努力得来的。”
转载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刊《致远》2014年6月刊
文/邢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