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海上扬帆旦复旦,中挪教育谱新篇》
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和《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3“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近日在北京举行颁奖仪式,复旦-BI(挪威)MBA项目16班的宋慧校友以一篇《海上扬帆旦复旦,中挪教育谱新篇》的作品,从全国近8000余篇征文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奖佳绩!
海上扬帆旦复旦,中挪教育谱新篇
——我与复旦-BI(挪威)MBA项目学术院长Jan Ketil Arnulf教授
文 BI-Fudan MBA 16,宋慧 David Song
“我的中文名字叫扬帆。”
西装领带、头顶上架着一副眼镜的Jan Ketil Arnulf教授刚做完简短的英文介绍,突然开口讲起了汉语,并微笑着用他那双睿智的眼睛扫视着整个教室,和每一位同学坚定地对视两秒钟。这是北欧人的特点,目光交流绝不浮光掠影一带而过,而是要将真诚和友善透过视网膜传递到对方的心里。
“扬是扬帆远航的扬,不是杨树的杨。”教授地道的汉语让我们这些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中国学生都会心地笑了,外国同学们愣了一下,也默契地笑了起来。我们的项目是全英文教学的国际项目,即使是复旦的中国老师任课也要讲英语。这突然听到的“不和谐”声音确实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都想听听这位新任项目学术院长要说些什么。
“我起扬帆这个名字有三层含义。第一、扬帆远航,不用引擎,自然环保;第二、扬帆启程,天高海阔,追求理想;第三、《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扬帆海上,就是要体会一下‘水’兼收并蓄的胸怀和‘善利万物’的领导力。”
一位主讲领导学的教授对中国文化研究得如此精到,确实让同学们出乎意料,和教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先声夺人的教授果然不负众望,在随后的四天里,同学们不仅系统学习了领导学知识,参与热情也空前高涨。当然这也是必然的结果,扬帆教授已经数次获得过我们项目的最佳教授称号,是同学们最喜爱的教授之一。 有诗为证:
职场迷茫莫自哀,回炉充电敢重来。
挪威商院老学府,复旦校园新舞台。
教授中西学问贯,同窗手足路途开。
聚贤荟萃同风起,玉宇澄清万里埃。
聚贤荟(Join&Share)是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同学会组织,正式成立于2005年,以本项目2000多名学生及校友为主体,以项目为纽带互相交流和对话。我是聚贤荟的行业部长,和扬帆教授的接触不算太少。有一次我问扬帆教授对中国学生上课时不如外国同学提问踊跃有何看法,他突然深情地说:
“刚来中国时,还真曾因中国学生课堂反响不够积极而怀疑自己的授课效果,但等到批改作业时,我惊喜地发现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不太踊跃发言,更多是因为紧跟教授的思路在思考,而这种思考的成果在课后作业的字里行间就体现了出来。中国有句成语‘静水流深’,他们的思考很深刻,领会也很独到。批改中国学生作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和他们对话沟通、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学习表现上,也体现在平常的商务管理中。中外学生坐在同一教室内共同学习,可有效提高其在跨国公司中的工作能力。”
聊到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扬帆教授讲了一个故事。他的小儿子Trym在2009年和他一起参加了一位学生在四川老家的婚礼。新婚夫妇跪拜家长,Trym看在眼里,没想到还记在了心上。Trym回挪威后适逢学校开学,按传统校长要站在门口和每一位小同学握手致意。那年正好猪流感流行,为防交叉感染,改为校长仅向每位小同学点头示意。Trym到了校门口,大步流星走到校长面前,突然趴在地上有模有样地磕了一个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接着Trym自豪地给校长和同学们讲了他在中国的各种经历,小伙伴们又分别惊呆了几次。现已10岁的Trym随扬帆教授和家人搬到上海,也在积极学习中文。问他当初为什么会做出那中西合璧的惊人之举,他已是傻傻地说不清楚。文化之互相吸收和影响确实是个奇妙的过程。现在Trym已经是小伙伴中家喻户晓的中挪文化小使者,有诗为证:
精灵古怪学模样,作揖磕头笑全场。
挪威顽童中国梦,不爱西装爱唐装。
说到中挪友谊合作,复旦-BI(挪威)MBA项目本身就是其中之一。1995年11月,复旦大学北欧研究中心成立;在中挪两国政府推动下,复旦大学与BI挪威管理学院(也就是现在的BI挪威商学院)正式签约合作关系,是最早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办的国际性学位合作教育项目之一,至今已十八年。课程教授们三分之一来自复旦,三分之二来自BI挪威商学院。作为项目新任学术院长的扬帆教授正与他的中西学术同仁们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国际MBA精品课程。
有一次我参加项目组织的读书会品读乔根•兰德斯教授写的《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扬帆教授也应邀出席。乔根•兰德斯曾任BI挪威商学院院长,是罗马俱乐部的资深成员,闻名遐迩的《增长的极限》作者之一。四十年后的今天,他新出版的《2052》被认为是罗马俱乐部再次发布的预测未来40年的报告。扬帆教授兴致勃勃地与大家分享着他与《2052》作者的渊源和BI挪威商学院30年来与中国各界交流的故事。突然,他指着现场一中文匾额开始轻声读上面的茶经典故,然后转过头来惊喜地对我们说这百十个汉字他全认识!其实,当他熟练引用《道德经》和《论语》、《孟子》等经典时,我们就已深深感到他的中文水平并不像一般学汉语的外国人一样停留在拼音识字,而是深入到每个汉字的精髓里。听他讲对《道德经》的理解,不亚于听《百家讲坛》,而听他谈商务管理的中西文化差异,则更是如饮醪醴、妙趣横生。在某次国际企业高层论坛上谈到不同文化应抛弃偏见互相接纳时,扬帆教授则当场吟哦了《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既让大家耳目一新,同时又醍醐灌顶、发人深省,让与会者客观思考文化交流的深层次问题。写到这里,我就不再“有诗为证”板门弄斧了,“眼前有景道不得,‘苏轼’题诗在上头”。
最近拜访过一次扬帆教授,我请他作为学术院长谈谈对项目未来的展望,他动情地说:“现在虽然越来越多的国际院校在中国合作办学,但复旦-BI(挪威)MBA项目首次参加英国金融时报FT排名就名列全球在职MBA第7位,这和该项目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广大校友基础是分不开的。项目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几方面:一、进一步开发MBA合作教育的内涵。挪威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自2001年起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并于2009年到2013年连续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在绿色环保、能源利用、工作与生活平衡和高生产率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石油、造纸、造船、机械、水电、化工、木材加工、金属加工、渔业等各行业世界领先的经验,可以通过本项目介绍到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复旦的学术底蕴是本项目发展的坚实平台;二、在欧洲尤其是西、北欧对本项目深化宣传,持续提高外国学生比例,使本项目国际化程度更高。北欧虽仅四个国家,但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再加上德国、荷兰等老牌欧洲工商业国家的生源,本项目一定会成为国际MBA项目的经典;第三、环保与商业发展相结合、工作与健康生活互为平衡将是MBA重点提倡的内容之一,人类必须为环境和自身的发展负责。我们既传授商业知识,也要推广环保理念、提倡社会责任,BI挪威商学院和中国的悠久合作史郑重告诉各界:我们将对任重道远的未来负责。”
扬帆教授顿了一下,习惯性地把眼镜推到了额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我,微笑着问:“有诗为证吗?”他在打趣我码字的习惯。
是啊!我转头看了看史带楼窗外球场上积极拼抢的同学,不得不又一次心潮澎湃,有诗为证:
BI挪威商学院,复旦联合十八年。
洋树新花文化果,北欧中国师生缘。
名实且放苍生后,学问敢为天下先。
海上扬帆旦复旦,中挪教育谱新篇!
本文作者宋慧校友(右一)与扬帆教授(右二)合影
本文作者宋慧校友在“我与外教”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作品刊登:https://www.fdsm.fudan.edu.cn/fdrs/jump?link=!!www!@waijiao!@org!@cn/show!@php?contentid=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