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政,Bill Qin,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就读于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九班。现任EPLAN大中华区总经理。
覃政校友是2007年12月入学就读复旦-BI(挪威)MBA项目9班的学生。作为一名IT行业从业人员,2003年起,他就在西门子软件公司负责销售工作,从一名销售员做起,最后晋升为区域销售经理。2009年当MBA进行到一半时,他跳槽到了IBM,担任行业销售经理。而2011年至今,他就职于EPLAN,担任大中华区总经理。
结缘复旦-BI(挪威)MBA项目
为了寻求职业发展的更大突破,覃政在离开校园七、八年后,就开始筹划MBA学习。在众多MBA项目中,他经过全面考量,最终理性地选择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他的选择基于两方面考虑:复旦作为百年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同时在上海乃至全国享有极佳的声誉;而挪威商学院是一所拥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商学院。两者结合的MBA项目,可以培养既拥有国际视野,又拥有本土经验的国际性管理人才。
在覃政眼中,MBA学习是对自己的升级和充电,也为职业发展中遇到迷茫的自己找到新的方向,可以说,MBA的学习是覃政职业发展之路中的加油缓冲站,也是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学会系统、全面、长远地看问题
在谈及复旦-BI(挪威)MBA项目学习的收获时,覃政提到最多的便是学会了“系统、全面和长远地看问题”。 复旦-BI(挪威)MBA项目是模块式课程学习,总共有15门课,涵盖财务、市场、IT、人力资源、运营、领导力、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全方位的知识。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学习并掌握不同部门运作的理论知识。这些系统化、理论化的学习,对职场人成为一名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非常有帮助。这样的训练,可以弥补大学学习和工作经历中只是专攻其中一个领域的缺陷,有助于培养全面、系统的思维模式,在日后遇到公司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时,可以运用所学习的理论框架,结合业务实际状况,达到系统、全面和长远的看待问题。
从2011年起,覃政担任EPLAN大中华区的总经理,这个职位就非常需要系统、全面和长远看问题的理论框架与思维模式。结合MBA学习中印象最深刻的经历,覃政讲起了Randi Lunnan教授主讲International Strategy和Strategy Project对他的影响。EPLAN是一家在中国快速成长的德资公司。在覃政上任前,EPLAN有两块主要业务,一是软件/服务的提供,二是本土化的软件开发。当时,高速成长的公司面临着以何种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选择,覃政结合Randi教授所讲授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运用SWOT分析和PEST分析,做出了艰难而睿智的取舍。通过采用外包给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方式,EPLAN暂停了本土化的软件开发业务,专注于第一块业务的发展。最终,提供软件/服务的业务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覃政谈到,企业发展需要专注于自己最擅长、最有价值的领域,不能什么都做,最终什么都没做到最好。如果系统、全面、长远地看企业发展,经理人必须放弃发展道路上的一些诱惑。
保持开放、平和、包容的心态
开放、平和与包容也是在采访中覃政频繁提到的几个词。对于覃政而言,这是他重要的人生哲学之一,也是在MBA学习中感悟出的道理。开放、平和、包容的心态,不仅仅是对自己,更是对他人,对团队的一种良好的发展基础。
对自己而言,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观察、反思和行动中提升与改变自己。这些认识来自MBA课堂的学习互动中,来自与各行各业的同学、老师和企业家的交流中,也可以来自对同学、老师的分享中所观察到的。这样,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发现并接纳人际差异,找寻差异下的闪光点,坚持见贤思齐,逐渐提升自己的品性。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覃政就以坚持阅读和写日记的方式修身养性,在阅读中学习他人的睿智与宽容,在日记中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实战中践行优秀的理念,以迈向更加开放、平和、包容的人生。
对团队而言,有了开放、平和与包容的心态,则有助于团队合作,取得共赢,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覃政谈到,在公司的日常业务中,常常出现销售部、财务部、法务部等各个部门互相“打仗”,最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各个部门都站在本部门的立场上争取权利与资源,所以很难从输赢对错上说服其他部门。但是,开放、平和与包容的心态可以使各个部门在争执中回到问题本身,运用同理心,就问题的实质提出建设性的方法,这样就能高效而又有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规划MBA学习之路
MBA学习之路,需要每一个人好好规划,才能使MBA学习发挥最大效用。就规划问题,覃政给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明确自身需求。在报读MBA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选择MBA,是为了获得全面的系统学习还是为了什么?”。第二,量化学习目标。根据需求,量化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希望MBA毕业之后,自身的职业发展有何具体的提升?”,然后,针对具体的量化目标,结合不同的学习模块,开展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第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到课堂以及项目同学会——聚贤荟(Joint &Share)的活动中去。同时,乐于分享,以使自己得到更快的成长与提升。第四,在理论学习中,考量其与职业发展道路的相关性,寻找理论学习与企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
最后,覃政回望复旦-BI(挪威)MBA项目学习之路,谈起很多记忆犹新的人和事。他说,他最喜欢Randi教授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的案例,最感谢徐惠忠老师的不断鼓励,最回味那些年一起筹办“聚贤荟”(Joint &Share)活动的日子,也非常欣喜的发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己开始接受西方管理理念,逐渐成为国际化的专业管理人才。
复旦-BI(挪威)MBA项目办公室
《变与不变》校友系列报道介绍:
不变是一种坚持,变化是寻求突破。职场人士最关心的是“职业发展”驱动,MBA学习的价值要体现在职业发展之路的变化中。复旦-BI(挪威)MBA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作为中坚力量来自各行各业,在MBA学习过程中和毕业之后,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在课余的校友活动中结交到众多来自于各行各业、志同道合的朋友,各种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带来的是沉淀性思考。那么,通过MBA学习,校友们改变了些什么?却又依然在坚持些什么呢?
本系列报道将以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校友为采访对象,围绕“变与不变”,突出MBA对其生活、工作、心态、思维方式的影响,用他们的职业发展经历来展示工作的变与不变、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与不变,个人核心价值的变与不变,重点报道他们在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学习过程中的改变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