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始于1996
立即申请

成功人士的四点共性

成功人士的四点共性

——记聚贤荟校友职业发展导师沙龙“遇见未来的你”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创业者越来越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目标越来越宏伟,但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挑战,实现梦想的人寥寥无几。“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但成功的原因却各不相同”,这让渴望成功的人感到迷茫。但成功学告诉我们,想要成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复旦-BI(挪威)MBA项目特意邀请了四位“导师”,他们是项目早期变化管理硕士CMP的校友,在90年代他们就捷足先登,尝到了管理学的滋味。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名字后面都带个“总”字,可仍然乐意以大师兄的身份重回复旦-BI(挪威)MBA项目,跟学弟学妹们面对面分享自己获得成就的经验和心得。

校友职业发展导师沙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四位“导师”的自我介绍,接着是校友互动的Q&A环节。本场沙龙的主持人是Emailvision的中国区总经理、MBA5班的杨波校友。在持续了3个多小时的交流时间里,大家发现了这四位“导师”最显著的四点共性。

 

毅力篇

勤奋和毅力,是很多聪明人不屑一顾的优秀品质,拥有这类品质的人有时会被人看作是“有点死脑筋”。而这次的聚贤荟校友职业发展导师沙龙请来的四位成功师兄,多多少少都有点“死脑筋”。

CMP2班的上海吉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鸿师兄轻轻松松承认了这一点,顺便还把同是摩羯座的CMP3班师弟李江滨拉下了水。奋斗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死脑筋”的人有股子蛮劲,最善于坚持。

刘建鸿说,当年为了应酬经常打麻将,“应酬的时候喜欢抽烟,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抽4包烟”。但现在,他不仅戒掉了烟,还戒掉了麻将;每天做100个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天天坚持。他说,“人的习惯,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养成的,‘坚持’是养成某种习惯的好办法。把先天的习惯与后天的坚持两者一叠加,重合之处就形成了一个人的性格”。

靠着这份坚持,刘建鸿从一名五官科的大夫,变成了一外资医药器械企业的总监,到现在,他拥有了自己的医药公司。

李江滨的故事也有相似之处,他现任上海达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创业之初艰难地积累起六七十家客户,到现在固定客户达到六七百家,他说“只要下决心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坚持做到好”。

在谈到如何创业时,李江滨的同班同学,也曾就读于CMP3班、现任上海富欣通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管景志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始了就要坚持”。他建议那些尝试创业的人去读一读曾国藩,“看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如何应对”。创业不是盲目的,要经过长期的准备,要正确评价自己的价值,要对困难有充分的预期。有了这样一系列的心里铺垫,就迎难而上吧!

就读于CMP6班、现任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FELCO) 董事长的潘杰在谈到核心竞争力时也表示,这种素质并非与身俱来,它是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变。“我们学很多东西,都要靠时间来磨。学习的心态不能浮躁,要像老和尚念经,念两年,可能忽然就悟了”。“老和尚念经”的办法虽然看起来笨笨的,但很好用。潘杰说自己就有好几次“顿悟”的体会。

有些人对40岁这个坎深表担忧,不知道该如何坚持。前来参加学长交流会的CMP4班的赵丽校友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做出了分析,在心理学领域,人生的重要功课之一——是养成成熟的心智。赵丽认为,能否“从关注自我与外在的关系到关注内在”,是能否形成成熟心智从而避免中年危机的关键。管景志则认为,“40岁危机并不可怕,要紧的是‘向前看、看未来’,保持充满战斗力的年轻心态”。

 

勤奋篇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事实证明,它的确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管景志在担任贝尔大区总裁的时候,有时候一晚上要吃两顿饭、喝两次酒,“客户多的时候你必须安排好,得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得把每个客户都服务好”。潘杰虽然看上去比较随意,但不经意间也提到“在GE时,最多一天收到400封邮件”,处理的事情之多,工作不可谓不努力。

在潘杰看来,在人生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取舍。奋斗的时候要有取舍,不可能什么都得到。他坦言自己现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周一至五住在佛山的一家酒店里工作,每个周末飞回上海陪家人。“这样已经两周了,我觉得生活还挺规律的。可能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但是现在的确是以工作为重的。”

以工作为重,不仅需要身体上的勤奋和强大的适应力,还需要脑筋上的勤奋。

首先,要做有心人。潘杰说,“即便是做销售的也可以学财务,这样,机会来的时候才不会错过”。李江滨对勤奋工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的工作仅仅是在积累经验和人脉吗?不是,我们是在积累信任。”他主张不仅仅是做事,而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和行事,只有把自己当成主人,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积累的才能是信任,而不仅仅是人脉。“要做事而不是做工”,这是李江滨所理解的勤奋。

 

目标篇

“人生的很多事在于选择,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是管景志最切身、也是最深的感受。他在清华大学念书时,学的是电子工程,入学没多久他就意识到,自己似乎对管理更感兴趣。1989年本科毕业,管景志准备攻读管理学硕士,但这时候跨专业考研变得十分困难,他只好在通信工程专业读完了硕士。

1993年硕士毕业,管景志被分配进入上海贝尔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但对这份工作,管景志“感觉不是很好”。他仍然对管理念念不忘,并开始尝试各种转行的机会。

一次次的碰壁失败后他得到了担任“贝尔总裁秘书”的机会。“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又是研究生、又是学理工的,去做这样的工作屈才了。秘书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带到工作中,但做秘书,得有想法。”因为转行的目标很明确,所以管景志秘书可能比一般的秘书想得多一点,“处理每一件事情,我都一定会想,这件事情老板会如何做,换做我自己又会怎么做”,五年下来,接待世界各地领导人的工作他做过,处理员工纠纷的问题他也有了经验。2001年贝尔招募大区总裁,管景志通过竞争上岗,干得如鱼得水,1998年抽空在复旦-BI(挪威)CMP项目学到的管理学知识也派上了用场。

管景志是目标非常清楚的一类人。他有一个总的目标,每一次选择都以这个总目标为依据,每一次的正确选择都会使他离自己的理想更进一步。但也有一类人是跟着感觉走的,好像稀里糊涂的,也能混得不错。

潘杰就认为,自己“一路走来,好像有点稀里糊涂”,不过他也承认,自己“奉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原则。

这个原则可帮了潘杰大忙,他坚持不管做什么,“核心竞争力最重要”。他始终关注自己在自己所擅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跟同事,还可以跟同行比啊,专注在自己的领域,让自己成为自己领域的Top5”。潘杰说,在照明领域,他对自己非常自信。

一种,是目标明确,步步为营;一种,是稀里糊涂,但不缺原则。其实,与其说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拥有理想和目标,不如说是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管景志的动力是达到目标,而潘杰的动力则是坚守原则。在这两个不同力量的推动下,他们得到了同样的成功。

 

挑战篇

管景志和潘杰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安分。管景志说,每三到五年可以换一个职位。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他自己也不断在尝试。他认为即便是领导也是一样,“领导如果长期待在领导岗位上,听到的都是赞美的话,通过不同岗位轮换也许可以看清楚更多”。

潘杰的出发点也许不同,但他也发现,“挑战一下comfortable zone”,是会得到一些东西的。他告诉学弟学妹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有过两次重要抉择。

一次是从销售转管理。“我做的一直是销售,可是老板忽然让我去管一个工厂”。工厂管好了自然什么都好,可一旦失败了,一个人的弱点也都将暴露无遗。说到底,这事儿有风险,当时身边很多朋友也都劝他不要去。但潘杰不这么想:我是一个销售,有几个老板会让销售直接去管一个厂?认定了这样的机会一生没几次,潘杰决定去。接下来的三年当然很苦,但回报也是不言而喻的。

还有一次,就在最近。2013年5月,佛山照明召开2012年股东大会,选出了新一届公司领导层,70年代初出生的潘杰当选为公司新掌门。同样是抱着“人生能有几次成为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机会?”,潘杰离开了老东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接替了执掌佛山照明41年的钟信才老先生,走马上任。

离开舒适圈总会不舒服,但折腾惯了,潘杰有经验。“换工作,第3到6个月最辛苦,第6到第12个月最容易放弃,可能又回到原公司去了。人总有舒适圈,但也总会过去的。我的经验是,只要过了一年,就非常舒服啦!”他一边说,一边像小孩儿一样陶醉起来。

因为有明确的目标,管景志换职位的目的很明确——为了能学到更多东西,而潘杰则不同,他没有刻意地换,但每当有机会的时候他并不会放弃也没有错过。

面对挑战,有成功潜质的人通常更愿意迎难而上。

 

复旦-BI(挪威)MBA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