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始于1996
立即申请

孔静:MBA,学习知识,展示自我——《MBA Networking的价值》校友系列报道

孔静,Connie Kong20076月至20095月就读于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目八班。现任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华东区销售经理。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素质,通过与其他精英交流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实战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能力,MBA,与其说是一个学习知识平台,更不如说是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在交流中进步,在分享中充实”——这就是MBA的魅力。

孔静校友是复旦-BI(挪威)MBA项目MBA8班的同学,同时也是聚贤荟IT俱乐部的骨干理事,在MBA的学习过程之中和毕业之后,她都非常积极的参加了许多聚贤荟的活动,同时也积极参加同学之间的交流会。通过这些活动,真的收获了很多。孔静如是说。

时任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华东区销售经理的孔静校友,从一个单纯的IT技术人才,转变为了一个技术、管理都十分出众的全面管理者,这一切都归功于MBA学习。最开始的孔静所擅长的知识单一,仅限于IT技术方面,但是由于对于财务管理这一块相对薄弱,对于财务运作和状况无法准确判断,导致她无法顺利的进行销售和市场的工作。为了加强自身的能力,更好的突破自己,孔静回到母校复旦进行MBA的学习,在系统的学习之后,孔静认识到销售和市场都需要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仅仅在技术上领先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孔静已经完全可以单独去解读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资金状况,判断合同安排的妥当程度,整个过程都由自己一手完成。同时,通过MBA学习中的组织管理与控制课程模块,孔静学会了从整体上去把握公司运作,并加以自己的想法,从而保证个人和公司在最高效率点上运作。

在谈及networking时,孔静提到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她曾经参加了多个networking的项目,比如:聚贤荟交流会,复旦管院沙龙,聚贤荟行业俱乐部等等。孔静认为,在network项目中不仅可以和不同领域的经理人们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和学习心得,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到很多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难以学到的东西,同时可以拓宽自己的人脉,广交各方精英为友,与公与私收益良多。

孔静是聚贤荟IT俱乐部的理事,她和同伴们根据行业走向,每季度都举行论坛交流,比如就如何进行IT构建等话题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还会邀请一些行业内的前辈和专家举行座谈,通过与这些前辈交流,得到启迪和点拨。据孔静回忆,有一次参加了复旦管院校友中心组织的沙龙活动,该活动特意邀请到交通银行首席信息官,他提出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念,认为管理重要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孔静说,资深前辈的教导对自己帮助很大,对后来的职业道路的发展也起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和不同行业的精英交流了解不同行业的IT运作模式,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拓宽朋友面有很大的帮助。孔静笑着说。

最后,孔静对一些有意愿进行MBA学习的报考者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她说,大学毕业后的初始阶段,靠的是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但是,若干年后,靠的就是职场经验和人脉关系。读MBA对于学生来说是帮助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选择。此外,MBA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识,还能加大对其他行业的理解。但是,对于刚毕业的人,不建议去读MBA,因为MBA是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如果没有工作经验和职业基础,很难对于案例的学习有很好的体会,所学到的也只是很浅层次的皮毛。只有通过数年职场的磨练后,加上积极开展networking,积极投身于学习,交流才能融会贯通,才会达到质的飞跃!

 

复旦-BI(挪威)MBA项目办公室

 

 

MBA Networking的价值》校友系列报道介绍:

复旦-BI(挪威)MBA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作为中坚力量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汇聚如同优质资源的汇合,为思想传播与资讯流通搭建了一个畅通便捷的平台。为了使MBA学生获得更好的平台氛围和更多交流机会,复旦-BI(挪威)MBA项目也为学生和校友提供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如成立聚贤荟学生组织,定期举行沙龙和跨班交流活动,学生不仅参加活动,更可以融入各项活动的筹办与实施中去,以获得更多的价值。在整个参与、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networking的价值发挥出了巨大的效应。

本系列报道将以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校友为采访对象,围绕“MBA学习的价值突出networking在其中的影响,报道他们在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对networking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