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社会责任系列报道
“聚贤荟”让慈善薪火相传
“恭喜MBA15班的Ivan Yang同学以7788元拍得红酒礼盒,成为我们今天慈善义卖活动的最大买家!”随着客串“拍卖师”的主持人一锤定音,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共同恭贺这位“出手阔绰”的得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善意而真诚的笑容,这不是普通的拍卖现场,而是复旦-BI(挪威)MBA项目同学会——“聚贤荟”的年会慈善拍卖现场。
捐赠拍卖,推动慈善
“公益和慈善是聚贤荟始终都在传承的精神,慈善拍卖也是历年的经典活动,是我们传承爱心的一种形式。”聚贤荟公益部负责人邓崴介绍道。作为MBA15班的学生,邓葳既是本次慈善拍卖的策划之一,也是公益部的第七届“传人”了。身处于热烈的拍卖现场,邓葳又一次亲身感受到了“聚贤荟”人温暖的情怀。
2012年的2月11日晚,美丽的“天使”降临在聚贤荟的慈善拍卖会上。她们身穿白裙,肩披羽翼,手提花篮,在桌席间穿梭。篮子里装有复旦大学徽章、棒棒糖、纯手工黄油饼干等精美小礼物,在场同学只要捐赠一定数额的善款,就可以获得这些礼品。捐赠者还可以在合影区同“天使”合影,并捐款购买这具有纪念意义的拍立得相片。
除了天使义卖,慈善拍卖可是年会的压轴环节。邓葳介绍说:“与往届的公益拍卖相比,今年收到的拍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有提升和进步,特别是得到了往届校友的大力支持,同学们捐的拍品比去年增加20%,这也反映出聚贤荟的这一公益活动在同学当中已具有了广泛的基础。”
当晚的慈善拍卖共分两个部分,分别为默拍和公开竞价拍卖。默拍拍品共27件,包括水晶饰品、名牌手包、香水等;公开竞价拍品共11件,包括新款手机、蔡司望远镜、收藏红酒以及传世名画珍藏装。如此丰富的捐赠拍卖并不仅仅是只在年会上出现的一次活动,它已经成为每一个“聚贤荟”人自觉的行为。“自主捐赠并进行慈善拍卖,正是聚贤荟薪火相承的慈善之举。”
爱心汇聚,传递幸福
同往年一样,晚会筹得的善款将用于聚贤荟公益部长期资助的复旦团委支教队新疆维族学校、农民工子女学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生成长基金等三项慈善项目。对此,聚贤荟前任公益部负责人袁红霞表示:“我们无法创造幸福,但我们可以传递幸福。”
作为以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同学及校友为主体的活动组织,聚贤荟正式成立于2005年,下设秘书处(含财务部)和四个常务部门:品牌推广部、公益事业部、行业俱乐部、文体俱乐部,以及国际学生分会、地方联络处(江苏、北京)、校友事务部三个特定部门。对于“聚贤荟”这个名字的来源,袁红霞解释道:“聚” 即Join,“贤” 即Share谐音,也是贤明之士之意,“荟”即精英荟萃。
“大家都有一颗赤诚的心,爱心很容易被点燃。虽然MBA的同学都有要职在身,但只要涉及聚贤荟的工作事宜,大家都尽量排开手上的工作,亲力亲为付出心血。”袁红霞感慨地说:“老一届的同学即使毕业了也经常回来贡献力量。所以我相信,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回馈学院,表达感恩
“慈善也许有很多含义,每个人做慈善的目的或许各不相同,但作为复旦管院的学子,我们必须真正做出一些实效来。”复旦-BI(挪威)MBA项目主任徐惠忠老师如此说道。在慈善舞台上大放光彩的“聚贤荟”人确实展现了一名复旦MBA所应有的风姿:成熟、自信、有思想与抱负,更有信仰与爱心。
复旦管理学院赋予了“聚贤荟”成长的平台,并给予了这个学生组织以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而逐渐成长壮大的“聚贤荟”也给予学院深深的感恩与回报。自2010年始,“聚贤荟”向复旦管院学生成长基金提供长期捐助,帮助更多管院优秀学生出国进修。对此,基金大使朱晓露激动地表示:“感谢各位师兄师姐的奉献,相信看到我们的成长,你们也会感到非常高兴!”
在邓葳看来,聚贤荟是同学之间互相沟通的机会,也是大家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更是公益事业的落脚点。“聚贤荟”人履行着“生活、工作、学习之外,让心灵在优雅中穿行”的宗旨,用他们的爱心、热情、专业知识和无私的服务精神,打造出了一个成熟的交流空间,将“聚贤荟”的各项品牌和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既彰显出了复旦学子的独特气质,也践行着自身的爱心理念。
“汇聚微薄之力,让社会多一份温暖,让人生少一分遗憾。”这是邓葳进入聚贤荟的宣言,其实也代表着众多“聚贤荟”人的理想与抱负。将爱心传递,让慈善传承,在这里,“互相帮助”的朴素行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生因慈善而开拓出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