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始于1996
立即申请

小鱼游进大鱼缸

 

小鱼游进大鱼缸

——国际化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01269日是个闷热的周六,但同学们参加讲座的热情不减,复旦-BI(挪威)MBA项目同学会——聚贤荟的HR俱乐部举行了一场《中国企业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讲座邀请到现任阿尔卡特朗讯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康武平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复旦-BI(挪威)MBA项目与阿尔卡特公司从1998年就开始有合作关系,而康武平先生则在六年前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的身份参加了本项目10周年庆庆典。有着丰富国际化工作经验的康武平先生足迹遍及几十个国家,他将有哪些关于“国际化”的心得体会呢?


 

小鱼的困境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那一刻起,全球化、国际化就成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没有海外贸易作支撑,成为世界500强中的大企业实属不易。康武平先生以2011年财富500强前十名的公司为大家举了个例子,在这十个公司中,除了带有国家因素的中国和日本的4大公司,剩下的6个全部都是有一半以上业务在海外的跨国企业,他还特别提到壳牌,这个来自荷兰的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竟然比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还要多好几倍。大鱼缸里的鱼儿们生活如此滋润,这不得不让国内的小鱼羡慕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大鱼缸的诱惑

企业要想跻身世界领先地位,从长远来看,必须走向世界。康武平将大鱼缸的诱惑总结为5个方面。第一,扩大市场,因为只有扩大市场,才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客户,而客户的数量是获得利润多少的重要因素;第二,只有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开源节流两者同等重要,而全球化提供的这个大鱼缸,可以将这两者有效统一;第三是获得国际人才;第四是获得新技术,通常,跨国企业会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以华为公司为例,为抢夺一流技术人才,它在美国硅谷建立了研发中心,就地取,结合硅谷科技人才密集和本国劳动力密集各自的优势,不仅获得了高技术、人才,还将研发与生产的成本都降到最低;第五,转变业务模式的需求。国际上成功的企业,有很多成熟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生产流程,与这样的公司合资也成为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竞争能力的一条热门快捷之路。

 

小鱼的想象

大鱼缸的诱惑那么多,小鱼们难免蠢蠢欲动。康武平为大家举了一个他自己朋友的例子,朋友的公司在国内已经做得很不错,正在心动去美国买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一定要有一流技术,利用他们高端设计的技术,本地公司则主要发挥成本低的优势。而利用美国品牌,更便于打开东南亚市场,这样看来,获得新市场、降低成本、获得人才和新技术的诉求全部达到,也许不失为是一条好思路。

 

小鱼的健身操

想象是美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小鱼们还有许多准备要做。讲座刚开始的时候,康武平向同学们提了个问题:在座有谁认为自己已经是全球化人才?环顾全场,几乎没有举手的。

一位曾在海外从事销售工作的同学认为,国际化的工作环境最大的特点是不同国家文化、习惯不同老外更直接,但相同的是,与客户之间建立relationship的需求是一样的。打个比方,美国人,像桃子,开始打交道时很方便,但成为好朋友很难;法国人,像核桃,一开始就很硬,不过一旦进去了就容易了;而中国人呢,大概在中间,康武平先生总结道,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从事的职能工作本身是不变的,无论是salesR&Dmanufacturingmanagement support都一样。变的是市场、客户和员工。正因为市场、客户、员工变了,文化、习惯也跟着变,语言与沟通技巧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小鱼想在大鱼缸里游得畅快,还得努力提高个人业务水平,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了解新工作环境的市场、客户和员工,做好大量运动前的健身操。

 

复旦-BI(挪威)MBA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