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始于1996
立即申请

复旦的传统

龚向群

1905年9月,中国废除了沿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就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关头,复旦大学诞生了。这本是一种巧合,但无形之中,这种际遇似乎赋予复旦更多一些除旧布新的自觉与使命。

从此,在中国高度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复旦大学犹如一个特立独行者,几十年风吹不动摇,力拔不移志。在"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校旗引领下,穿越外侵内乱的战火,走过数迁校址的困境,接受频频的政治斗争洗礼,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奋力向前开辟一条与年俱进、由弱到强的生命之路。

今天,当历史翻开崭新一页,人类昂首迈入21世纪之际,复旦再一次站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挑战与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谈关于复旦传统的话题,应该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通过缅怀复旦历史,我们可以发掘与倡扬那些滋养复旦成长壮大的精神与传统,从而争取更大光荣。

那么,什么是复旦大学的优良传统呢?这是一个见智见仁的问题。校长有校长眼里的传统,教授有教授眼里的传统,学生有学生眼里的传统。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体验与诠释都不尽相同。一般认为,一件事物经过三代传承即可称之为传统。复旦从1905年建校至今,历时95周年,至少经过五、六代人的努力,势必有许多可以称之为传统与特色的东西潜移默化保留下来。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后人们对传统的研究与梳理工作做得太少。八、九十年代,学校编的两册《复旦大学志》,也忽略了对于专统问题的探讨。有时,听校领导作报告,说到“要发扬复旦传统”的话,总是一句带过,心里不免要问一问:到底什么是复旦传统呢?能不能发动大家讨论讨论?

其实,复旦历史上曾不乏人对这一问题作出过回答。从年代上看,最早关于复旦传统的表达要算1925年的《校歌》。歌词作者是中文系刘大白教授,他表达的绝非是个人意见,而是全校师生的共识。歌词第一段写道:"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三句,是从马相伯创校之初的"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的三点宗旨发展而来,可谓复旦的立校精神。当时的校长李登辉,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自然会把美国的办学理念引人复旦,造就复旦"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特色,以此来谋求更大的发展。事实上,"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已成为复旦的学术传统,与北大"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学术传统是一脉相通的。

历任校长中,也曾有三人论及复旦精神与复旦传统。

第一位是李登辉。1943年12月,李登辉为毕业纪念刊写《序》,明确指出"牺牲与服务"是复旦精神:"诸生当切记复旦之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出校以后务须发挥复旦之此种精神。"李登晖关于复旦精神的解释,得到后来成为校长的陈望道的认同。1947年11月,在追悼李登辉的大会上,陈望道高度评价李登辉:"先生是复旦传统的象征,也是校长的最好典型。先生曾以服务牺牲解释复旦精神,先生自已就是服务的,牺牲的,同时也是民主的,和平的,专为青年的发展,中国的进步办教育的。"李登辉献身复旦35年,言必称复旦,行必念复旦,三次拒绝做官,一辈子安心做复旦校长和复旦教授,他散发出来的强大人格魅力,渐渐影响了众多师生的人格追求,影响了一个时期学校的精神风貌。直到今天,由李登辉倡导的"牺牲与服务"精神,仍如春风化雨,成为复旦师生振兴中华的自觉行动。

第三位论及复旦精神的校长是吴南轩。1975年5月,在台湾的复旦校友举行母校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吴南轩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七十年来复旦立校特出的传统精神》的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复旦的传统精神,即由无变有的精神,向前开路的精神,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精神,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吴南轩1916年进入复旦,毕业后考入美国柏莱克加州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教授。1936年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41年复旦改国立后任正校长,1943年调离复旦。吴南轩在任时正值抗战,倍尝迁徙办学的种种艰辛,他眼里的复旦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创造精神,一种图存图强、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除李登辉、陈望道、吴南轩三位校长外,还有两位资深校友论及过复旦传统精神。

一位是于右任。他的看法只有八个字一一勇往迈进,复旦精神。"这是他去台湾之后,留给居台校友的一份重要题词。于右任协助马相伯创办了复旦大学,又给复旦取了一个别致隽永的校名,他视复旦为娘家,只要复旦有困难,他就会利用自己的影响鼎力相助,被人们誉为"复旦孝子"。"勇往迈进"既包含着于右任创校建校的切身体会,更是他对复旦几十年发愤图强的高度概悟。

另一位校友是程沧波。他曾为台湾出版的《中华大学志》撰写过一部《国立复旦大学志》。文中,他把复旦精神归纳为三条。第一是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第二是师生民主治校;第三是反抗强权,服从真理。他认为,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是复旦先天的精神。当初复旦从震旦脱离出来,就是为反抗在震旦时的学术不独立,思想不自由,为了摆脱政治与宗教的羁绊,大家才造了法国教会势力的反。程沧波1925年毕业于复旦,先后在复旦任教十余年,1938-1941年,曾任新闻系系主任,也是一位对复旦了解很深、感情很深的老校友。

我们看到,以上几位复旦前辈关于复旦传统的解释,比较一致地把"爱国、独立、自由、民主、牺牲、服务、创造、图强"等精神,看作是复旦的传统精神。对比今天人们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归纳为北大传统精神,彼此是有些区别的。爱国,两校是一致的,争取学术的独立与自由,两校也是一致的。但是,牺牲与服务却是复旦的特色,创造与图强也是复旦的特色。前者体现了复旦人的务实精神,后者体现了复旦人的争先精神。

复旦的种种传统精神,应该说大多仍存活在今天的校园,成为师生精神风貌的组成部分。在这些传统中,我更关注学术传统的变化。曾一度,"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学术传统失传,读书人可以不读书,治学者可以不治学,教授地位一落千丈。但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学术传统便又渐渐演化为学校的一种宽松气象。在这种宽松气象之中,许多学者重新找到学者的尊严和学术的尊严,一个个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忠于职守,贡献心血,拳头产品相继问世。仅以文科举例,就有谭其骧院士主持的八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陆谷孙教授主持的《英汉大词典》,王运熙、顾易生教授主持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等。新时期以来,复旦人渐渐养成了一种"追求卓越、志在创新"的治学传统,上面几位教授的治学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的大作,都是突破前人、突破自己的创新之作。在复旦,象他们这样"追求卓越、志在创新"的中青年学者还大有人在。

不论立足国内看中国高等教育,还是立足世界看中国高等教育,复旦大学都是令世人瞩目的一所大学,任重而道远。但愿每一个复旦人在向世界一流大学攀登的进程中,能自觉将复旦的精神传统与学术传统发扬光大。

 

注:本文原载于2000年8月31日复旦大学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