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BI(挪威)MBA项目高密集的课程安排中,对于梁汉杰的采访被“无奈”地挤到了中午时分。在我们充满歉意的等待中,一个身着运动装的大男孩敲开了房门:“你们好,我是梁汉杰!抱歉久等了!”流利的汉语不由让我们吃了一惊,朴素而又不失活力的外表彰显着浓浓的青春朝气,如果没人提起,大概谁也不会料到眼前这位早已是在高端制造业拼搏多年﹑心得颇丰的职场老将。
和许多南洋华桥一样,汉杰的祖父辈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是当时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海南和山东一带飘洋过海先贤中的一员。频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十分艰难,就这样,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下南洋寻求新的生存机会,用勤劳和智慧在完全陌生的国度扎根下来﹑并生儿育女,开辟了新的家园。汉杰便是其中第三代华侨。
是留还是走?
梁汉杰生长在马来西亚,本科专业是机械。毕业后,他顺利地在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公司(Chartered Semiconductor)找到了工作,一干就是4年。他向我们介绍道:半导体设计制造处于整个行业产业链中最上游,其中芯片设计是最核心的环节。但是基于制造芯片的成本极其昂贵,制造工艺复杂,世界上除了英特尔等少数几个高度集成的公司之外,大多数公司只有设计的环节,制造的环节多采用外包的形式。在当时的中国,和全球先进水平同步的高端半导体制造代工企业的数量几乎为零。直到2000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后面简称“SMIC”或“中芯国际”)落户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才改变了这个历史。因为公司刚刚成立,熟练的工人难觅,他便作为海外技术员工加盟到这个现已有17个国籍员工的大家庭,主要负责建设新工厂的制造环节。
说起继续读书的缘由,又牵出了一段故事。刚到上海3个月,汉杰就跑遍了上海的各个大学,他说:“同济,财大,交大我都挨个儿进去,考察各个大学的环境和氛围。”其实,他很早就有在中国继续读书的想法,可为什么到6年之后才真正实现呢?原来,刚到中芯国际时正逢公司初成立阶段,各种规章制度体系还未建立,有很多需要从零开始规划,一步一脚印每周7天从早到晚的连轴工作紧张而又吃力。那时的他,真的没有更多精力拿出来读书了。在政府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芯国际第二个制造工厂以创纪录的速度顺利落成并开始生产。
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芯国际创造了创建15个制造工厂的奇迹,慢慢从稚嫩走向成熟。汉杰4年的海外员工合同马上要到期了,是走还是留?他告诉我们:其实大多数海外员工因为家庭或个人的关系在中国不会待太长的时间。但在最后的选择关头,自己还是续签了合同。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对人力资源很重视,另一方面,“从事制造业的人都知道,制造业的未来在中国。与其回去转一圈,不如驻扎中国久一点多学习和考察,于是我留了下来。” 谈到这时,梁汉杰的眼中充满了期待。
“一站式”人才的锤炼
留下来后不久,汉杰遇到了一个瓶颈:留在中国的同事,大多数都已经有广泛的人脉网络,而自己却没有。要想长期发展而没有人脉网络,这难免会固步自封。此时的他便想到了读书。再叩问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找人合伙做生意,而是需要找到一群和自己年纪,层次和水平相近,无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能交流的朋友。于是,他做出决定:就读MBA!在学校的选择上,他同许多留学生一样有着“三校情结”:认准北大,清华,复旦的品牌。他说:“我到了中国之后,也了解到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都是名校,上海财大也有它的特色之处。但就我个人而言,复旦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复旦诸多的MBA项目中,复旦-BI(挪威)MBA项目又兼具国际化特色,于是我最终选择了它!”
在汉杰心目中,MBA教育兴盛的原因是在专业背景上给大家从一栖到两栖乃至多栖转变的机会,它模块化的教学可以使各行各业的同学各取所需,在各个方面取得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比如制造业的高级经理也许不是从销售做起的,但在管理上需要了解销售环节的流程和技巧。MBA教学就特有市场销售方面的课程可以弥补管理层人员的知识缺陷。汉杰自己在本科时学的是机械,硕士学的是工业工程,现在又在修商业管理,当问及他会不会继续读下去时,他笑着说:“很有可能哦!在职场中,专业单一的人是不足以应付全部挑战的。除却科研人员外,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应该是同业多栖的员工,我们称作‘一站式’人才。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内常有不同层级的沟通决策会议,员工讨论各自的立场下不同方案的实施可能。如果员工是两栖的或多栖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又懂财务,那在沟通中便会省去很多争论的时间,做到省时高效。对汉杰个人来说,他最早只是工厂生产操作员,后来负责管理制造,然后进入生产规划部,再后来进入生产企划与调控部,而现在又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外包增值服务管理的任务。从生产-规划-调控-外包服务管理,一路走来的他也渐渐成熟,实践着从单一到两栖,朝着“一站式人才”的成长轨迹和目标进发。
我们能为世博做些什么
转眼间,在复旦的学习历程已经过半。对于经常在世界各地游走的他来说,兼具中国传统和西方先进理念的MBA课程令他如鱼得水,他诚恳地说道:“我更喜欢融合性强的东西。在这里我不仅能学到丰富多样的课程,还能与来自各个领域的同学交流,他们的心态也是融合性的。“在MBA教育中,没有沟通就没有火花!”。“Join & Share” 是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口号,也是他们实践活动的宗旨。以之命名的“聚贤荟”是由在届学生组织管理的校友会,旨在为项目同学搭建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凝聚着代代BI同学﹑校友的心血。带着一腔热情,汉杰也倾情加盟“聚贤荟”,在品牌部负责投资和创业板块的建设和推广。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聚贤荟”提出了为世博会出一份力的计划。对此,他谈道:“其实世博会和我们项目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中国和外国交会的一个机遇。世博会是上海的大事,复旦又是上海重点大学,我们又在复旦读书,如果能有机会先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再利用校友平台去组织人才,比如说在外语沟通和活动规划方面提供协助,这也算是我们对世博尽的一份心力。项目汇聚了更行各业的精英,有效的组织﹑策划﹑沟通与合作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锻炼,也是为社会贡献力量!”从梁汉杰兴奋的话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一个外国留学生内心澎湃着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浓浓的中国情结
也许是祖辈对故乡的眷恋,从语言到习俗,马来西亚的华侨保留着大量中国的传统元素。梁汉杰的家庭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虽然马来西亚的第一语言是马来语,但他家从来没有放松对他汉语的培养。他从小就在华文学校读书,并对经典名著,书法和舞狮等传统中华文化极为感兴趣。舞狮及舞龙是中华传统习俗文化中最富民族色彩的表演之一。马来西亚舞狮自先贤南来而兴起,屡夺国际冠军,尤其是它所带动的跳桩风潮——“高桩舞狮”更是风靡全球,使大马享有“舞狮王国”的美誉。2008年,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高桩舞狮被列为国家文物遗产,代表了当地政府对华人文化的认同。在马来西亚国内也有着很好的舞狮学习环境,只要有兴趣,有时间,肯定就有让你施展拳脚的地方。就连在中国大陆已经悄然消失的武馆习武强身概念,马来西亚仍然保留着,学员可以在这里学到系统的拳法和脚法。梁汉杰的舞狮功夫就是在马来西亚有名的精武体育会学到的。
作为侨居海外的华人后代,他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总结出全球华人的三大特征:第一,重视做生意;第二,极度重视教育,马来西亚很多华人都在出钱出力办学校。第三,极度重视对汉文化传统的保留。马来西亚是个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组合而成的多元种族国家,民族的混杂性培养国民与众不同的包容精神和互重意志。例如在语言层面,马来西亚政府规定第一语言是马来语;第二语言为公民各自种族的母语;第三语言是英语。即便在中小学课堂里,也是三种语言交会融合的。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养成了迅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中国的这些年里,无论沟通,生活,他没有遇到特别困难,也不会抗拒接受新的挑战,我想这便是文化环境带给我的心理优势。”他自己总结道。
一直以来,汉杰对中国都怀有浓浓的情愫。早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酷爱旅行的他和同事们就已第一次踏上了祖辈们生活过的土地——中国,而且第一站就选择了西藏。半个多月悠闲的旅行让他第一次领略到青藏高原悠远的意境和神秘的气息。回忆起去西藏的情形,他依然记忆犹新:“从尼泊尔下飞机,我们一行几人专门包了辆小巴。慢慢从外围进入拉萨,途经聂拉木﹑老定日﹑新定日﹑拉孜、日喀则、曲水……”早春的藏区天冷风大,高原严寒对来自温暖潮湿的马来西亚旅行者来说,想必是一种莫大的考验。问及此处,他呵呵笑着:“挺好的,西藏很美,很纯净!”那里令人震撼的雪山湖泊,神秘莫测的的藏传佛教,淳朴的少数民族风俗风情,都深深铭刻在了他的记忆里。
不知不觉中,汉杰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之久,在这些年中,他不但在工作中留下了自己勤奋的身影,还与河北姑娘缔结良缘。现在,他们已经有个可爱的小宝宝,一家三口住在中芯国际张江宿舍公寓区,其乐融融。闲暇之时和三五知心好友聚会,打球,喝喝咖啡,人生一大乐趣也。
(转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刊《致远》,文/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