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
始于1996
立即申请

复旦大学校长(三) 陈望道

 

陈望道,原名参一,字任重。1891118生于浙江义乌县分水塘村农家,早年就读于金华中学。1915年赴日本留学,获中央大学法学士学位。1919年回国,翌年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并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小组。1922年出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翌年因不满陈独秀的家长作风而脱党。30年代任教于上海,研究文法修辞学,著有《修辞学发凡》,并倡导大众语运动。全国解放后,长期任复旦大学校长,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四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二、四届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10月病逝,享年87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谈到自己早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本书──《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还曾向斯诺专门提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此书中译者:陈望道。这位参加过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同志虽曾走过一段弯路,但最后在骨灰盒上仍覆盖上了锤镰红旗。

陈望道从6岁起在村里读私塾,就读于省立金华中学。后来由于对数理化等现代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1915年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留学日本。到日本后,陈望道先后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法科、东洋大学文科、中央大学法科学习。此间,陈望道结识了日本早期著名的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并通过阅读他翻译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思想渐渐由科学救国转变为立志社会革命。

1919年春,五四运动爆发。陈望道于6月回国后到浙江第一师范任语文教师。他与进步教师一道提倡白话文,传授注音字母,浙江顽固势力曾扬言要用枪打死他。不久,学校发生风潮,陈望道受守旧派打击而回到家乡,同时,应上海《星期评论》之约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春天,他在分水塘村的一间柴屋里完成了这部书的中译本,并于8月间付印。《共产党宣言》在此时出版,教育了中国最早期的一代共产主义者,对中共建党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

1920年夏,陈望道到达上海,与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组织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随后成立了共产党小组。他在组织中曾担任工会部长,经常深入工厂区宣传鼓动。1921年农历新年,陈独秀建议大家用拜年的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陈望道等人便买来许多贺年片,一面写着恭贺新喜,另一面写上宣传口号。他与李汉俊、李达、沈雁冰等来到大世界和南市,沿途向各家送出一万多张。一些人看到贺年片后惊呼:不得了,共产主义到上海来了!

陈望道为人正直,且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习气,话不投机往往拂袖而去。1921年筹备中共一大时,为审批组织经费出现纠纷,陈独秀误认为是李汉俊和陈望道合谋想夺他的权,便广发信函予以指责。陈望道怒不可遏,要求陈独秀澄清事实并向他道歉,遭拒绝后遂一气之下提出要脱离组织,并因此未出席党的一大。经过劝说,他暂时留在党内,并出任了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