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0日,在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举行。论坛上,由我院和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联合研发编制的“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正式发布。
“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编制,2017年至今,于每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正式发布,今年为第三次发榜。依据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新期待和上海提出打响“四大品牌”建设的新战略,除了发布传统的“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Top100”之外,今年还首次推出“外滩·中国制造业品牌创新价值榜Top100”和“外滩·上海企业品牌创新价值榜Top50”两项专题榜单。
论坛伊始,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阮力,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分别发表致辞。陈志敏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并期待管理学院未来在推动中国品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后,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所长周元祝发布榜单内容,我院市场营销系主任蒋青云教授代表榜单研发组委会对榜单评选结果进行解读。“外滩品牌榜”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从供给侧视角研究品牌价值的来源及其驱动因素的排行榜,也是不包括特许经营的金融服务业,但重点关注实业经济发展的头部型品牌价值榜单。
组委会依据“品牌增值驱动要素分析法”,以数学模型估计市场营销投入、营销和创新的协同作用,以及企业品牌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盈利增长的贡献,对企业品牌综合价值进行评定。2019年,榜单考察的企业数据库共有15110余家企业,其中沪深股市上市公司3609家,港股中概上市公司1140家,美股中概上市公司211家,新三板上市公司10150家。
蒋青云教授指出,从今年“外滩品牌榜”评选结果来看,本年度榜单具有七大看点:全新推出两大专题榜单,聚焦于“中国制造”品牌和上海“四大品牌”建设;“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对上海“四大品牌”建设贡献偏低;科创投入对品牌价值的整体贡献度显著提高;一批强势品牌正在崛起,正成为源于中国的世界级品牌;品牌集聚的区域化特征明显,京派、粤派和海派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制造业品牌仍然是榜单主体,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房地产、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品牌增加值中,营销投入带来的品牌增加值的效果在增长。
主题演讲环节,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Prophet铂慧亚太地区负责人Jay Milliken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对2019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做出展望,并探讨中国品牌的出海之路。
我院吕长江副院长也从会计学教授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关于中国企业品牌资产建设方面的思考,他认为,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在评估品牌资产时,需要关注产品或服务的前瞻性、专利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在具备前瞻性和不可模拟的成本的同时,打造独特的品牌战略模式。未来,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兴技术实现持续发展。
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外滩·中国价值榜”是上海首个正式发布的品牌价值傍,重点考量创新和行销投入两大影响因子下的品牌价值,未来榜单还将进一步研制推出分类子榜单,逐步形成“1+X”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价值榜,助力品牌经济,进一步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19年5月13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