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5日,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林伟中作客问学讲堂,讲述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与我院财务金融系主任孙谦教授、第一财经陆家嘴杂志主编韩圣海展开座谈。孙谦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林伟中行长首先结合个人经历回顾了早期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于外资银行变成“狼来了”的担忧,林伟中行长通过具体分析2007-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给以解答。这段时间里,外资银行占总资产比由2007年的2.3%下降为现在的1.3%左右,自身平均资产增长率为10%,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2007-2015政府为应对环球金融风暴投入的四万亿投向多为政府项目,即俗称的“铁公基”项目(铁路、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为主。另外,2007年以后中资银行房地产相关的贷款也增长较快。林伟中行长用客观的数据说明了外资银行在本土化方面取得的进步。外资银行从最早经营外币业务为主,到本地法人注册后到目前人民币业务占比已达到了总业务70%以上。从区域看,截至2016年末,上海外资银行表内资产占上海银行业表内资产的10.7%。在网点和员工人数等方面,都有明显增长。同时,也保持着良好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
林伟中行长指出,外资银行发展的机遇主要在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投融资平台、拥有自由流动资金的境外平台、海外资产配置以及理财等。同时,外资银行也要把握“一带一路”的机遇,积极开展业务。但是在市场准入、国际化监管、资金来源、母行战略、人才来源等方面,外资银行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未来的发展,林伟中行长认为,外资银行可以通过跨境联动、内保外贷、内存外贷等方式更多地支持中资企业的海外业务。
其后,林伟中行长通过上海与香港市场环境的对比,指出了香港金融市场的优势所在。最后,林伟中行长肯定了中国从2003年金融改革以来获得的成就并表达了他的祝愿,“希望中国的金融界可以继续发扬光大,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接着,林伟中行长与两位嘉宾进行了圆桌论坛并与在场观众进行了积极的互动。
林伟中行长指出外资银行的优势所在就是拥有海外的网络与机构,他对于外资银行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强调外资银行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发挥自身优势,支持中国企业与个人走出去,做好境内和境外业务的对接。
对于新增贷款对GDP影响力越来越小的现象,林伟中行长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过去主要通过基础建设带动当地GDP增长,而2007、2008年以后政府投资了很多“铁公基”项目,经济效力不是特别明显,贷款的增加对当地GDP拉动作用也很有限。第二是银行同业业务对实体经济增长帮助有限。他提出从近几年银行反映的贷款需求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从资金发展贷款情况来讲,银行集中贷款对象多为央企等大型企业和私人贷款如房贷,而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讲堂的最后,林伟中行长也谈到了互联网金融兴起对传统银行带来的挑战,他认为,内地的互联网金融有着自己的特性,它最初的发展不受监管因而能够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新兴事物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与银行间的竞争也在所难免,银行需要并且配合支付平台的发展,但传统银行也会“一如既往地发展”。
复旦问学讲堂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最高层次论坛之一,旨在分享中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新发现、新成果和新思想。讲堂有效整合中外学界、产业界、政界的合作资源,以“兴邦立业问道治学”为宗旨,以传播前沿管理思想和理论为己任,邀请担当经济建设与发展重任的政府要员、关注经济发展与管理实践的中外学界精英、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著名业界智囊做客讲堂,传播最新管理思想和发展新思路。
职业发展中心
2017年6月7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