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问题:产业OR个人?
前段日子,因为流传清理34岁以上部分员工,华为在网络上狠狠地刷了一次存在感。兔死狐悲,是网民的集体心态。在一个奉行“不会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的公司的成功神话背后,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职场竞争的残酷,更是高速发展的产业下的阴影——有数据表明华为移动部门“利润率非常低”。
去年,英特尔因为全球PC市场紧缩,裁员11%,计1.2万人。年初,世界第二大无人机公司Parrot在行业依旧火热的形势下,宣布裁员1/3。二月,以率先引入数字付费墙而成为传统新闻业咸鱼翻身正面典型的《华尔街日报》,同样迎来三个月以内第二次裁员。
产业发展瞬息万变,强势产业也随时有可能陷入局部或整体困境,那么“个人”这条小船如何保证不翻?培养有竞争力的思维模式,引导我们走向答案。
思维模式与职场自信
斯坦福大学教授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固定型”和z“成长型”两种思维模式。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一般都注重提升、学习和努力;而“固定型”则认为,能力更多基于天生的才能和特性。前者寻找有挑战性的环境并欢迎反馈。后者使用现有技能,往往避免反馈和批评,通过选择能轻松完成的任务来保持形象。
曾格(Jack Zenger)与福克曼(Joseph Folkman)撰文从“证明”与“提升”心理两个角度,分析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体现出的抵触倾向称为“证明”心理;“成长型”表现出的接受倾向称为“提升”心理。
一般认为,展现出“证明”心理是试图证明自己有自信。然而事实上,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下图中,负数表示“证明”倾向,正数表示“提升”倾向。有“证明”倾向的参与者倾向缺少自信;自信区间高分者更多为提升型。
研究表明,“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个人发展成功的基石,必须放弃“证明”的心态,追求“提升”。好在研究数据还显示,“提升”心态与自信,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年龄焦虑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思维模式把握关键点。
何为蓄势期
蓄势并不是静态的积攒。“提升”的思维模式时刻在线,换句话说,蓄势发生在职业发展的进行时,认准关键阶段,进行自我提升。
知识补充期
工作一定年限之后,总会发现一些“不明飞行物”。这个时代的知识呈膨胀性扩展趋势,知识和技能的时效性是每个职场人都绕不过去的坎。新的资讯、方法和工具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每个职场人一定会遇到知识补充期。复旦-BI(挪威)MBA项目有重视创新的传统,通过在职学习,为知识补充期提供学习和实操两不误的自我提升机会。
转向借力期
上升空间不足,行业潜力不够,这些都是职场人会面临的问题。从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从一个专业领域转向另一个专业领域,这些决策的背后都有对自身与大环境的深刻洞见。复旦-BI(挪威)MBA项目校友梁艳,正是通过项目的经历,跳出职场空间基本看得到顶的天花板,辞去原来在央企的工作,加入外商投资的数据服务公司,进入另一种视野,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弯出新生机。
重大改变与个人提升,可以互为契机,互为助力。
顺风冲刺期
完全能够胜任工作,上级也器重,这种情况在眼下看来是再好不过;但同时,也是职业陷阱。被产业的潮头携带向前,外力的顺利发展遮蔽了个人的停滞,一旦外部改变,留给个人的时间就不多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学生行业背景广泛,产业经验丰富,可以极大扩展个人视野与人脉资源,对于处在职业顺风期的职场人而言,无论是看准潮头奋力扩大战果,还是触类旁通丰富自身储备,都对顺风冲刺大有裨益。
在职的为期两年纯英语环境MBA学习虽然是有效的自我提升,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追求提升的职场人会花时间探索,自己想从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什么,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们愿意为此做出牺牲也会因此获得巨大收益。
关于思维模式的论述来源:http://www.hbrchina.org/2016-02-26/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