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向群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往往被人们视作那所学校的化身,像北大的蔡元培,清华的梅贻琦,浙大的笠可桢,几十年过去了,反而越来越被后人纪念.在复旦大学,人们不能忘怀的老校长,除了创始人马相伯、奠基人李登辉之外,还有素有敦厚、仁爱之口碑的陈望道校长.
身为学者的陈望道,一生的业绩,有许多特色是无人相比的.他是中国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人,毛泽东、周恩来后来都坦言,是在读了望道先生的《共产党宣言》译作之后,完成了自己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思想转变.五十年代,陈望道每次赴京参加重要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都十分恭敬地与他握手,打招呼.陈望道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20年8月,他就与陈强秀、邵力子、沈雁冰等人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因为不满陈独秀的家长作风,他没有参加党的"一大",甚至在他担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之后,为了让"陈望道与陈独秀争当总书记"的谣言不攻自破,他一气之下退出了共产党.以后,他成了三、四十年代颇有知名度的民主教授.当了复旦大学校长,他一边治校治学.一边以语文学家的资格,与胡愈之、叶圣陶等人领导了全国的语文改革运动.他出任鸿篇巨著《辞海》]的总主编,带领大家圆满完成这项里程碑工程。罗竹风先生当时是副主编,亲眼目睹了望道先生的大家风范,他说,如果不是望道先生出马,很难把方方面面的专家召集起来共事,因为没有人有先生这么大的威望和号召力.
陈望道的威望与号召力,不单单是由他的资历深而来,更多的是来自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个长相近似农民的人,由内而外给人质朴、厚道之感.对上,他不会说客气话;对下,他着眼于关爱与提携;对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共事者,他又是一个以身作则,善于配合的人.一个人的口碑,只在部分人群中叫好,是不难的,难的是,能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人群中都叫好.望道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好人.与他长期共事的原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零先生,回忆望道先生为复旦作的贡献,神情透着由衷的尊敬.还有l952年从浙大调到复旦的苏步青先生,通过二十几年的共事,也常常被望道先生的人品与才学所折服.90周年校庆时,由苏步青先生提议,学校为望道先生塑了一尊半身铜像,立在老图书馆前面的草坪上.人们亲眼看见,德高望重的苏步青先生,恭恭敬敬立在铜像前,给德高望重的陈望道先生三鞠躬.吴中杰教授写过一篇怀念望道先生的文章,有血有肉,题目叫《侧面遥看陈望道》.读了这篇文章,你可以理解,为什么陈望道在逝世二十几年之后仍受到广大师生的爱戴.这里,我想把王零先生曾告诉我的"一条路"和"一座门"的故事,补充给读者.
在望道先生做校长的二十几年里,高校工作是由同级党委总揽全局的.望道先生在把握了"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分寸之后,该由他负责的事,他也当仁不让.每周一次的校务委员会例会,他是雷打不动地召开.有些事,他仅是过问过间,很超脱;有些事,他抓住不放,表现了毫不退让的执着.五十年代中,复旦开始在原有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校园.围绕着如何规划、布局新的校园,职能部门提出了几种方案.望道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他看来,校园的布局与校门样式,关系到复旦的立世品貌,这是一桩大事.他坚决反对那种"开门见山的方案,认为学术重地,应该营造一种深邃的、静穆的氛围来引人人胜,要让校园保留足够的绿化空间,要让楼堂馆舍掩隐在绿树浓荫之中,耳闻读书声,不见读书人.望道先生的方案最终成了实施方案,这才有了今天被人称道有人文底蕴的花园般校园。望道先生还自己掏钱,买了大批松柏与紫薇来美化校园.松柏种植在进大门的广场四周,紫薇则由校门口一直种至国年路两侧.据王零先生说,紫薇是一种很好看的行道树,花开百日红,一串串呈嫩紫色,对各种粉尘富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每当花开时节,通过这条紫薇径去上班的教工们,都感到赏心建悦目.没几年,因校园继续朝国年路扩建,这条美好的紫薇径就被开发掉了。王零先生特地带我去复旦一舍望道先生的旧居前,看了幸存下来的一株紫薇,碗口粗的树干,正开着串串紫花,在凤中摇曳,仿佛告诉参观者,我在这里守候老注人40几年了.
为迎接60周年校庆,当时还要新建一座校门.这次,望道先生又是亲自来抓.他从一批设计图中,选中了今天已成为校门的图案,认为这个图案既有古代牌坊风韵,又有现代建筑活力,造型简约又挺拔,是个合适的门面.预算下来,造这座校门,需要两万余元,学校只能有一万元的投入.望道先生便拿出积攒的稿费1万多元,资助了这项建设。六十年代的1万多元,可是一笔巨大财富呀!l991年望道先生诞辰100周年肘,有知情教师向学校建议,将复旦大门命名为望道门,纪念逝去的老校长.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种种因素,最后就不了了之。
凡对复旦有贡献的人复旦人是永远不忘的.人们将多次拯救复旦于危难之中的老校友于右任誉为"复旦的孝子",将三十年如一日爱校爱生的老校长李登辉誉为"复旦的保姆",一直传到今天.我相信,在知道了"望道门"的故事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复旦人进出校门时,想起这位敦厚、仁爱的老校长.
注:本文原载于1999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