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三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0月25日在政立院区举行。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金力主持会议。金力表示,今年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管理学院取得的成就凝聚着历届顾问委员会的智慧;而学院未来的新发展,更期待着在座各位的远见卓识。作为学院最高级别的智囊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是连接管理学院与全球顶尖商业与管理实践的重要桥梁。在当前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时期,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对于管理学院乃至中国管理教育的未来发展,将显得尤为珍贵。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做工作报告。陆雄文向委员会汇报学院在师资、科研、科创、人才培养、国际化交流及政立院区使用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重要战略成果,并介绍了学院四十周年系列活动。
复旦管院学生和交换生代表发言
博士生王欣桐:在博士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学院教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尤其是在我对自己进展产生不确定时,导师的建议帮助我重拾信心。得益于学院的支持,我成功在国际和国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去年,我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我衷心感谢学院融合国际学术标准与本地深度研究的培养体系,为我们年轻研究者提供了成长、交流和贡献的宝贵机会。
DDIM项目研究生 Richard Zhiyou Schulz :复旦管院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充实,尤其是在跨文化合作和国际视野方面。作为DDIM项目的二年级研究生,我很感激能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同学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同学一起学习,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商业的运作方式,并真正体验到跨文化合作的魅力。学校提供的强大校友网络也为我带来了许多职业机会。
本科生赵思凝:学院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和交换项目让我走出舒适区,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打破偏见,并与全球各地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跨国友谊。通过这些跨文化的交流,我意识到,国际化并非复杂的概念,它其实是朋友间的相互理解与学习。通过这些宝贵的经历,我在与外国同学的合作中变得更加自信和高效,也深刻体会到,学院的国际化教育切实提升了我们的全球竞争力。
国际交换生、瑞士圣加伦大学本科生 Caitlyn Fischli:我选择来中国交换,是因为我想体验与我小镇完全不同的文化,并深入了解中国在全球商业中的重要作用。管院的Buddy项目帮助我顺利适应上海的生活与文化。通过课程和教授的指导,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推动技术创新。除了学术,我还通过旅行参观了西安兵马俑和北京长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这次交换经历不仅让我在学术上获益,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找到共识。
委员及部分委员代表对学院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金力做会议总结。
瑞安集团主席、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主席、瑞安建业有限公司主席罗康瑞
伦敦商学院对外关系执行院长、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战略与创业管理实践教授弗朗索瓦·奥柯特鲁-马涅
Nexus Worldwid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全球理事会成员钮小鹏
恒隆集团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陈启宗
马勒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恩德·弗朗茨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代表:刘方)
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达(代表:刘雪琳)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是在学院杰出校友、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亲自支持与指导下,在复旦大学的支持下成立的。自2013年成立以来,国际顾问委员会持续为学院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智囊机构,也是学院和国内外各界建立广泛联系与深度合作的重要纽带。
第一、二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担任主席。两届委员会已履职期满,期间他们指导学院发展规划改进,为推动学院不断迈向世界一流商学院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由1位委员会主席、3位委员会副主席、4位委员会名誉委员和16位委员会委员组成。委员们来自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各国,汇聚全球商界、学界中享有盛誉且极具影响力的杰出人士。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担任本届委员会主席。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