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特稿
2016年年底,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后,多项措施紧锣密鼓开始实施。2017年,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在北上广等13个城市进行试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等措施。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志勇副教授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租赁房比例确实很低,因为‘政府担心房价下跌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在增加土地供给上十分慎重’。土地供不应求,不仅导致房价高居不下,房屋租金也在飙涨,北京五环外的长租公寓‘翡翠书院’上月推出天价租赁房,引发各界哗然。
5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00万新元),10年的租金!北京上个月推出“史上最贵”房租的租赁房,引发各界哗然。
挂出天价租金的房子位于北京五环外,是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开发的长租公寓“翡翠书院”。与先前主要向高校毕业生以及流动人口提供过渡性质的单身住房不同,翡翠书院租赁房是以常住人口为主要对象的改善型家庭住房。
长租房有180平方米的复式四居与90平方米的三居室,月租分别为3万元至4万元、1.5万元至1.8万元,可选择三年、五年、10年租期,两年后入住。据说,项目甫一推出签约率就逾八成。
万科还公布了首批租户名单,愿意支付数百万租金的大多是投资界、互联网行业的高管。
学者:目前租赁房比例确实很低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志勇副教授受访时表示,目前租赁房比例确实很低,因为“政府担心房价下跌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在增加土地供给上十分慎重”。
土地供不应求,不仅导致房价高居不下,房屋租金也在飙涨。2017年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的《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报告显示,北京、深圳、上海房租收入比分别为58%、54%、48%,大多数人每月一半收入都拿来交了房租。
然而高房租并没激发房地产商的热情,有业内人士哀叹,目前市场上火热的长租公寓,20平米月租金5000元也只是“赔钱赚吆喝”。
共有产权房未能满足人群需要
共有产权房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城市“夹心层”对产权的诉求而制定的住房政策。目前“夹心层”群体占据中国城镇人口的一半以上。共有产权房政策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开始实施,其中供应量最大的是北京。
共有产权房政策去年在北京推出之初,曾被民众寄予厚望,认为将对楼市带来很大冲击。事实上,今年初北京两块共有产权房土地出现流拍,有些房屋弃选率一度高达七成。
北京东城区一名李姓国企女员工(35岁)放弃了在郊区昌平共有产权房选房的机会。她告诉本报,位置偏远、交通成本高是弃选的主要原因。她放弃挑选的共有产权房,建筑面积约为60平方米,全款9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约合18万新元),个人与政府分别拥有五成产权。
还有不少市民抱怨,共有产权房对流通有诸多限制,“几乎赚不到钱”,另外,户型设计、区域规划上也缺少吸引力。
姚志勇也不认为共有产权房是项值得称赞的房产政策。他认同“先租后售”的方式,“既满足最初的居住需求,也能带来财产上的收益,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稿:翡翠招租北京人难过》
更多报道内容请见:https://www.fdsm.fudan.edu.cn/fdrs/jump?link=!!www!@zaobao!@com/finance/china/story20180603-864146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