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孙璐
今天上午,第五届香港大学—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IMBA毕业典礼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香港学生为何开始青睐内地高校?内地学子又对香港的管理学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记者在此采访了该项目有关负责人,并向几位上海和香港的IMBA学生了解到他们各自的感受。
沪港教育合作历久弥新
“上海与香港在管理学教育方面的合作早已在一九九八年就开始了。迄今为止已有七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上海与香港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CEPA启动之后,沪港两地对于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复旦大学副校长郑祖康表示。
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子渐教授认为,内地管理培训市场是香港高校目前面对的重要目标之一。港大目前已调拨了相当可观的资源投入在商业案例的开发上,并将其引入与内地合作的教育项目,让内地学员受益。
香港学子青睐上海高校
派驻到上海工作两年后,梁小姐开始希望通过进修去充实自己,并最终成为香港大学—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的第一个香港学生。
梁小姐坦言,在复旦大学的学习是她在上海生活的转折点。未进修前自己对上海文化、内地市场知之甚少,在这里她系统学习了实用的管理知识、了解和掌握了内地市场的实况,还结交了不少来自上海的好朋友。
开朗的Charon对记者说:“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到内地学习和工作,越来越多的香港资金开始投入内地,如果为自己的前途考虑的话,在内地学习管理知识和了解市场情况是极为需要的。”她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香港学子开始将目光转向上海高校。
学子评说两地高等教育
“香港的大学比较自由,上课不上课主要靠学生自觉,一般没有老师督促。而内地的高校老师对学生迟到和旷课很重视,大课小课几乎都点名。”一位在复旦学习的香港学生告诉记者。
来自内地的学生王译冉则表示,在众多香港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会了从更多的角度看待市场问题,如今她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看来,在教育条件和教育方式上,沪港两地学生的看法还不太一样。有关专家认为,“两地的教育差距比较明显的还体现在硬件上,香港的设备更好一些。但是上海高校对于内地市场的专业性将更能帮助香港学生融入中国经济。”
来源于:《中国新闻网》2004年9月28日
对外联络与合作办公室
2004年10月28日